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社評】立法會議員梁君彥當選立法會主席之後,在主席的職位上表示心情沉重,又以「弄到這個地步」來形容新一屆立法會。是的,本應莊嚴的議事堂,昨日所見議員隨便走來走去,隨意發言喧嘩,佔據主席台等行為,反映立法會的失序新狀態,較歷來所見尤有過之,相信許多人對此都會心情沉重。新一屆立法會的新對抗,看來更難寄望成為推動進步的助力,不至過度成為窒礙發展的阻力,或許就是較理想狀况了。
議員宣誓夾雜粗口
影響極壞應予譴責
立法會開鑼首日,需處理兩個事務,即是議員宣誓和互選產生立法會主席。大多數議員宣誓都無問題,即使少數連任議員「做騷」,因為他們駕輕就熟,懂得避忌,負責監誓的立法會秘書長從寬處理,都得以過關,讓他們既完成宣誓,也可藉機作政治表演。被「裁定」未完成宣誓的姚松炎、梁頌恆和游蕙禎,涉及修改誓辭內容、展示標語,甚至疑似在誓辭加入粗口等,按過往做法,立法會主席將給予他們重新宣誓的機會,設若仍然未能完成宣誓,則他們將不能執行議員的職能。
宣誓是十分莊嚴的儀式,部分議員宣誓時的表現,態度上絕對不能說莊重,若轉換場景是在法庭宣誓,相信難以獲得法官接受。監誓的秘書長不予計較,並不等於這樣的宣誓符合大多數市民的認知。梁頌恆和游蕙禎把China說成「支那」,這是近世日本用以歧視和侮辱中國的用語,梁、游兩人援用於立法會宣誓的莊嚴場合,這是傷害了包括中國人在內很多香港市民的感情,已經超逾政治理念和立場之不同,而是反映個人的基本道德人格。這種以言辭損人為樂的人,其實是自暴人格之低下。
至於游蕙禎的疑似粗口,有意見認為她的支持者可能覺得「大快人心」,這種說法有姑息養奸之嫌。議員在議會爆粗口,無論如何都應該譴責,因為不僅涉及個人素養人格,也會影響立法會形象。另外,立法會議員的言行在社會有影響力,特別是對年輕人的影響不能忽視。各方對在議會講粗口,應該大聲說不,避免香港繼續沉淪下去。
立法會建制陣營與非建制陣營的對抗,在主席選舉就爆發出來。梁君彥是否已經放棄英國國籍、未完成宣誓議員能否參與會議或表決,兩大陣營就此展開攻防戰;非建制陣營佔據主席台,議員隨意在議事堂走來走去,隨意喧嘩發言,亂象為過去所無。非建制陣營對梁君彥國籍的質疑,不能說完全無理取鬧,因為截至昨午4時許之前,梁君彥未能展示具法律效力文件,證明他申請放棄英籍,即使如此,非建制陣營部分議員是否應該在議事堂隨意行事,是另一個問題。
綜觀昨日立法會亂象,由新科議員發端,傳統民主派甚至激進議員隨後跟進,方式更目無規矩。立法會選舉之後,由於不少立場激越者當選,社會普遍預期新一屆立法會的對抗將更加激烈;從昨日所見,這種預期已經成為現實。過去4年,建制陣營與泛民陣營這對老對手,鬥到各項發展停滯不前,已經反映在香港競爭力持續倒退。未來4年,非建制陣營加入了生力軍,鬥爭手法料將花樣百出,議會生態難望好轉;這些年立法會淪為發展阻力角色和作用,從昨日的情况看來,難望有根本改變。
梁君彥遲遲未能拿出文件,確證已經申請退出英籍,是導致主席選舉爭議的主要原因。梁君彥最後提供的文件,顯示他9月22日申請退出英籍;英國內政部蓋印日期為9月30日,即是確認他在這一日放棄英籍。梁君彥在1980年代取得居英權,性質或許是基於個人歷史上的選擇和考慮,並不重要,只是若他有志在政治方面發展,按過去4年走勢,梁君彥到最後關頭才放棄英籍,這個才是問題所在。
梁君彥早應釐清國籍
期建制新人帶來改變
上屆主席曾鈺成不再尋求連任,早已衆所周知,梁君彥擔任內務委員會主席,建制陣營大多認為他是接任主席熱門人選,除非梁君彥無興趣再上層樓,理應及早處理國籍事宜,卻拖到上月22日才辦理手續;箇中蹉跎,除非有其他情况和考慮,否則難以理解。上屆立法會,建制陣營表現可議之處不少,例如連政改投票那麼重要的事都可以「甩轆」,當時有人慨嘆建制陣營無可用之兵、無可戰之將。今屆立法會,建制陣營換了一些新面孔,其中不少是專業人士,表面上素質提高了,期望因此給建制陣營帶來改變,在穩定議會方面發揮更大作用。
歡迎回應 editorial@mingpao.com
議員宣誓夾雜粗口
影響極壞應予譴責
立法會開鑼首日,需處理兩個事務,即是議員宣誓和互選產生立法會主席。大多數議員宣誓都無問題,即使少數連任議員「做騷」,因為他們駕輕就熟,懂得避忌,負責監誓的立法會秘書長從寬處理,都得以過關,讓他們既完成宣誓,也可藉機作政治表演。被「裁定」未完成宣誓的姚松炎、梁頌恆和游蕙禎,涉及修改誓辭內容、展示標語,甚至疑似在誓辭加入粗口等,按過往做法,立法會主席將給予他們重新宣誓的機會,設若仍然未能完成宣誓,則他們將不能執行議員的職能。
宣誓是十分莊嚴的儀式,部分議員宣誓時的表現,態度上絕對不能說莊重,若轉換場景是在法庭宣誓,相信難以獲得法官接受。監誓的秘書長不予計較,並不等於這樣的宣誓符合大多數市民的認知。梁頌恆和游蕙禎把China說成「支那」,這是近世日本用以歧視和侮辱中國的用語,梁、游兩人援用於立法會宣誓的莊嚴場合,這是傷害了包括中國人在內很多香港市民的感情,已經超逾政治理念和立場之不同,而是反映個人的基本道德人格。這種以言辭損人為樂的人,其實是自暴人格之低下。
至於游蕙禎的疑似粗口,有意見認為她的支持者可能覺得「大快人心」,這種說法有姑息養奸之嫌。議員在議會爆粗口,無論如何都應該譴責,因為不僅涉及個人素養人格,也會影響立法會形象。另外,立法會議員的言行在社會有影響力,特別是對年輕人的影響不能忽視。各方對在議會講粗口,應該大聲說不,避免香港繼續沉淪下去。
立法會建制陣營與非建制陣營的對抗,在主席選舉就爆發出來。梁君彥是否已經放棄英國國籍、未完成宣誓議員能否參與會議或表決,兩大陣營就此展開攻防戰;非建制陣營佔據主席台,議員隨意在議事堂走來走去,隨意喧嘩發言,亂象為過去所無。非建制陣營對梁君彥國籍的質疑,不能說完全無理取鬧,因為截至昨午4時許之前,梁君彥未能展示具法律效力文件,證明他申請放棄英籍,即使如此,非建制陣營部分議員是否應該在議事堂隨意行事,是另一個問題。
綜觀昨日立法會亂象,由新科議員發端,傳統民主派甚至激進議員隨後跟進,方式更目無規矩。立法會選舉之後,由於不少立場激越者當選,社會普遍預期新一屆立法會的對抗將更加激烈;從昨日所見,這種預期已經成為現實。過去4年,建制陣營與泛民陣營這對老對手,鬥到各項發展停滯不前,已經反映在香港競爭力持續倒退。未來4年,非建制陣營加入了生力軍,鬥爭手法料將花樣百出,議會生態難望好轉;這些年立法會淪為發展阻力角色和作用,從昨日的情况看來,難望有根本改變。
梁君彥遲遲未能拿出文件,確證已經申請退出英籍,是導致主席選舉爭議的主要原因。梁君彥最後提供的文件,顯示他9月22日申請退出英籍;英國內政部蓋印日期為9月30日,即是確認他在這一日放棄英籍。梁君彥在1980年代取得居英權,性質或許是基於個人歷史上的選擇和考慮,並不重要,只是若他有志在政治方面發展,按過去4年走勢,梁君彥到最後關頭才放棄英籍,這個才是問題所在。
梁君彥早應釐清國籍
期建制新人帶來改變
上屆主席曾鈺成不再尋求連任,早已衆所周知,梁君彥擔任內務委員會主席,建制陣營大多認為他是接任主席熱門人選,除非梁君彥無興趣再上層樓,理應及早處理國籍事宜,卻拖到上月22日才辦理手續;箇中蹉跎,除非有其他情况和考慮,否則難以理解。上屆立法會,建制陣營表現可議之處不少,例如連政改投票那麼重要的事都可以「甩轆」,當時有人慨嘆建制陣營無可用之兵、無可戰之將。今屆立法會,建制陣營換了一些新面孔,其中不少是專業人士,表面上素質提高了,期望因此給建制陣營帶來改變,在穩定議會方面發揮更大作用。
歡迎回應 editorial@mingpao.com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