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契約理論」雙雄獲經濟獎 助釐訂高層薪酬 公營設施私有化決策長青網文章

2016年10月11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6年10月11日 06:35
2016年10月11日 06:35
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明報專訊】瑞典皇家科學院昨宣布,將2016年諾貝爾經濟學獎授予哈特及霍爾姆斯特倫,表彰他們在契約理論方面的研究貢獻。他們的研究不僅限於經濟領域,也為政策的制訂提供基礎,幫助決定薪酬應固定還是跟表現掛鈎、以及公營設施應否私營化等問題。


評審讚揚助理解現實制度

哈特(Oliver Hart)1948年生於英國倫敦,現任美國哈佛大學經濟學教授;霍爾姆斯特倫(Bengt Holmstrom)1949年生於芬蘭赫爾辛基,現任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經濟與管理學教授。諾貝爾經濟學獎評審委員會昨稱,他們創建的新契約理論工具有助理解現實生活中的契約與制度。


「不完全契約」 考慮不確定性

哈特的「不完全契約」(incomplete contracts)理論涉及未來充滿不確定性下的契約行為,能夠評估公營設施應否私營化。哈特認為,私營化要視乎那些不能具體寫入契約的投資性質。若一名管理公營設施的經理可作兩種投資:其一能改善質素,另一項則犧牲質素降低成本;兩項投資都很難具體地在契約列明。若設施由政府營運,經理並無誘因作投資,因為政府沒作出承諾給予回報;若由私人承包商提供服務,誘因會較強烈。


提企業高層合約設計新準則

哈特在1997年的論文亦指出,減省成本的誘因通常較強,不過理想的私有化要視乎減省成本及質素的取捨。哈特尤其關注監獄私有化的問題。美國目前正逐步取締私營監獄,原因是私營監獄環境比公營監獄差。


霍爾姆斯特倫的研究則有助制訂高層主管契約。企業高層的總體薪酬,通常包括基本薪金、花紅及股權等。霍爾娒斯特的理論指出,最好的契約是能夠平衡風險與誘因,鼓勵管理人員創新進取之餘又不會冒險。舉例說,一個花紅比重較高的總體薪酬對一名渴望晉升的年輕管理人員是合適的,對一名臨近退休的管理人員則不合適,因為他可能會因此無顧忌冒險,因為就算出錯也有其他人善後。


霍爾姆斯特倫1999年至2012年間在芬蘭諾基亞集團擔任董事。記者昨天問他管理層現時花紅是否過多,他說:「今天企業高層的合約太過複雜了。」


霍爾姆斯特倫曾任Nokia董事

2008年諾貝爾獎得主克魯明讚揚今次獲獎者,昨在Twitter說:「哈特和霍爾姆斯特倫顯然實至名歸。我第一反應是:他們不是一早獲獎嗎?」


世銀的新任首席經濟學家羅默(Paul Romer)本被視為今屆熱門,他任教的紐約大學史登商學院上周四錯誤發出宣布羅默獲諾貝爾獎的新聞稿。哈特及霍爾姆斯特倫將均分800萬瑞典克朗獎金。經濟學獎並不是由諾貝爾設立,而是在諾貝爾死後多年由瑞典中央銀行於1968年設立。據英國廣播公司統計,連同雙重國籍者,76名得獎人中有55人是美國公民。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