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明報專訊】作為西班牙最重要遺蹟兼世界罕見史前藝術寶庫的阿爾塔米拉洞穴,將於復活節後重新開放。當局將每周只容許5人參觀最多37分鐘,冀減輕對那批遠至5萬年史前藝術遺蹟的損害。不過此舉仍招來考古學者等的顧慮。
阿爾塔米拉洞穴(Altamira Cave)位於北部坎塔夫里亞(Cantabria)山脈。那兒因為保存着可遠溯至3.5萬年前描繪馬、山羊、鹿、熊等野生動物、狩獵情况、人類掌印和抽象符號等舊石器時代的洞穴壁畫,1985年獲列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文化遺產。
早於60年代便有專家稱,旅客的呼吸會損害古畫,所以洞穴曾於1977年關閉。到1982年恢復有限度開放,申請者輪候長達3年。2001年,複製洞穴建成,「真身」於2002年再度關閉。
復活節後重開 每周限5人
西班牙文化部因應委託法國考古學家吉尚(Gael de Guichen)所做的全面保存洞穴計劃報告,指出洞穴情况惡化其實是源於「自然過程」,遂宣布4月10日將重新開放參觀,每周每次抽籤決定5名參觀者,隨兩名導賞員參觀37分鐘,使之成為歐洲唯一開放的史前洞穴。
不過,馬德里康普頓斯(Complutense)大學的17位學者和70位研究員質疑吉尚的結論「錯誤」,他們擔心遊客會對那些舊石器時代的藝術品構成永久性損害,1月聯署公開信給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表示重開洞穴「危害有助我們理解舊石器時代社會極重要而脆弱的遺產」。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上周表明會密切留意,但沒有表示會採取什麼行動。文化部則堅稱,研究發現洞畫的最大威脅,並非人類或微生物,而是滲入洞內的水。
阿爾塔米拉洞穴(Altamira Cave)位於北部坎塔夫里亞(Cantabria)山脈。那兒因為保存着可遠溯至3.5萬年前描繪馬、山羊、鹿、熊等野生動物、狩獵情况、人類掌印和抽象符號等舊石器時代的洞穴壁畫,1985年獲列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文化遺產。
早於60年代便有專家稱,旅客的呼吸會損害古畫,所以洞穴曾於1977年關閉。到1982年恢復有限度開放,申請者輪候長達3年。2001年,複製洞穴建成,「真身」於2002年再度關閉。
復活節後重開 每周限5人
西班牙文化部因應委託法國考古學家吉尚(Gael de Guichen)所做的全面保存洞穴計劃報告,指出洞穴情况惡化其實是源於「自然過程」,遂宣布4月10日將重新開放參觀,每周每次抽籤決定5名參觀者,隨兩名導賞員參觀37分鐘,使之成為歐洲唯一開放的史前洞穴。
不過,馬德里康普頓斯(Complutense)大學的17位學者和70位研究員質疑吉尚的結論「錯誤」,他們擔心遊客會對那些舊石器時代的藝術品構成永久性損害,1月聯署公開信給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表示重開洞穴「危害有助我們理解舊石器時代社會極重要而脆弱的遺產」。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上周表明會密切留意,但沒有表示會採取什麼行動。文化部則堅稱,研究發現洞畫的最大威脅,並非人類或微生物,而是滲入洞內的水。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