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雨傘文物尋家 海報有望藏中大長青網文章

2015年03月28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03月28日 18:35
2015年03月28日 18: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去年9月28日,警方向聚集於金鐘夏愨道的示威者投放催淚彈,群眾撐起雨傘抵擋不退,為持續達79天的「雨傘運動」揭開序幕。事隔半年,當日佔區被「文物拯救隊」撿走的200多件裝置品、60多幅橫額直幡與1400多張海報,將在今年下半年起重見天日,不但有存庫網站供公眾瀏覽,又計劃在9月舉辦展覽及出版小冊子,被「救走」的海報更有望在中大圖書館永久保存。


明報記者 錢瑋琪

「雨傘運動視覺文化庫存計劃」發起人之一楊雪盈指出,中大圖書館表示願意接收佔區遺留的海報,待「庫存計劃」整理完畢後入館。中大發言人確認,圖書館設有「香港研究特藏」,致力收集具香港特色的資料作教學及研究,若任何人向圖書館贈予資料、文獻、手稿或物品,都會予以考慮,包括雨傘運動及其他社會文化相關物品。


由一班藝術家、學者組成的「雨傘運動視覺文化庫存計劃」,早在去年佔區發生衝突或清場之時,出手「拯救」民間手作,逐一整理及置於臨時的「神秘」倉庫內。


楊雪盈表示,經整理後發現存有200多件裝置品、60多幅橫額直幡與1400多張海報,令倉庫內滿佈佔區的痕迹,包括「遮打自修室」門牌、「我要真普選」橫額、「習近平撐傘」紙牌、「獅子山」與「雞蛋抗高牆」模型等,亦有當日掛滿3個佔領區的黃色小雨傘;甚至金鐘自修室的書枱和路壆木梯也被保存妥當。


料下半年起設存庫網站

庫存計劃原意有部分藏品由原作人認領,但楊指認領人數少,惟倉庫料於今年9月須交出,遂開始着力尋覓收藏地點。她說,目前經整理的物品達八成,經掃描、拍照及記錄後,料於下半年起會啟動存庫網站供瀏覽,又計劃在9月13日舉辦展覽,屆時會有小冊子介紹展品。展覽前亦希望可覓得書店、咖啡店等舉行小型「衛星展」,期間會籌款供日後尋覓場地存放藏品。


開民間博物館 盼展覽「落區」

她續說,今年內希望可出版一本海報叢書(Poster Book),以羅列一系列在佔領期間出現的海報圖像,而未來除了計劃開設民間博物館,亦考慮可將藏品融入社區,若有人願意長期擺放或展出,亦可分散存放,但會有紀錄追蹤。


另外,發起「連儂牆」的大學生黃天朗稱,佔領後有超過2萬張便條須處理,現有約三成按日期、內容或破損程度等分類,暫存放於家中,未來會上載至「連儂牆」網站供瀏覽,並計劃在5月將部分便條交雨傘運動相關展覽展出。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