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田北辰﹕「信」不足以支持三跑長青網文章

2015年03月28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03月28日 06:35
2015年03月28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空運是一個城市對外聯繫的命脈,香港自上世紀90年代斥巨資投資興建「玫瑰園」赤鱲角機場,成為當時世界最大的單一工程,回過頭來當年反對由啟德機場搬遷的意見,俱成過眼雲煙。今天1415億元第三跑道,我開宗明義支持興建,在這大前提下,只剩兩大難題需解決:一、怎樣給公眾信心?二、怎樣監督資源用得其所?


空域的爭議,政府及機管局無法提供「實牙實齒」確切與內地及澳門等地區達成協議,令第三跑道發揮最大效能,完全脫去「大白象」的負面標籤。


第三條跑道預計帶來每小時102架次飛機升降量,較現時最高跑道容量每小時68架次提升34架次,是建基於有效落實2007年的珠三角協議。但局長一向以「涉及商業及戰略資料而未能公開」作解釋,不禁令公眾質疑,三跑透過新增空域,架次由0開始增至34架次,需廣大的範圍,難免令人質疑成功機會。為確定政府對三跑的信心,我親身向運輸及房屋局長張炳良求證,萬一屆時協議落空,維持現存空域,三跑可增加多少架次?張炳良粗略估計達22班,換言之,新跑道的起步點並非0,是由22架次增至34架次。按估計第三跑將於2032年前飽和,由現時三跑展開商討至預計飽和年度,共有17年時間追回僅12架次,充裕時間及準備相當令人信服。


何不公開說明

既然政府具清晰估算,何以不公開說明,又何妨立此存照,給予公眾及議員真正的信心,而不是僅僅丟下一句「2007年協議簽了也不相信,現在再簽一次也會不信」。1400億之巨款,更不應只靠「口買口賠」。


即使特首梁振英3月24日重申「中央十分支持香港機場發展,有信心與中央及內地政府協調,在符合《基本法》下解決空域問題……」在此必須再次提醒港府,港府必須相信中央政府,同時有責任令香港人同樣信任中央政府,不論是政改、自由行等等,均源於港府只懂口講「阿信的故事」,欠缺清晰解釋、具說服力的數據,港人對港府及中央欠缺互信產生摩擦及矛盾。


作為立法會議員必須指出行政立法關係已臨近懸崖邊緣,而政府透過免機管局10年派息約500億,繞過立法會審批注資,雖然政府聲稱第三跑的人事編制等等也必須通過立法會,是避不過監察,不過實有偷換概念之嫌。舉個簡單例子,若立法會否決1000萬有關新跑道人事編制,後果1400億元工程遭拖垮或延誤導致超支,市民觀感是政府或議員的責任較大?又如果政府注資跑道主體工程500億提交立法會,卻遭立法會投票否決,市民又會覺得哪一方責任較大?兩個立法會投票否決議案的後果一樣,但政府承擔政治壓力、市民的觀感均是差天共地。


至於工程的監督,如果不經過立法會,即時聯想到就是高鐵工程翻版於第三跑道,公眾問責肯定如墮雲霧,政府及機管局只需單向交代,社會有何渠道提出質詢。第三跑道涉及填海、對第一二跑道的影響、空域等等極為複雜,而且工程人手長期緊絀,延誤或超支可說是稀鬆平常不過。機管局行政總裁林天福誇下海口承諾,如三跑超支,由機管局一力承擔的豪情壯語,若果非林天福個人「扲荷包」則請收回言論,機管局由政府全資擁有,左袋右袋都是來自市民的公帑,機管局並非獨立王國,豈有「一力承擔」之理。


作者是立法會議員

■稿例

1.論壇版為公開園地,歡迎投稿。論壇版文章以900字為限,讀者來函請以500字為限。電郵forum@mingpao.com,傳真﹕2898 3783。


2.本報編輯基於篇幅所限,保留文章刪節權,惟以力求保持文章主要論點及立場為原則﹔如不欲文章被刪節,請註明。


3.來稿請附上作者真實姓名及聯絡方法(可用筆名發表),請勿一稿兩投﹔若不適用,恕不另行通知,除附回郵資者外,本報將不予退稿。


4. 投稿者注意:當文章被刊登後,本報即擁有該文章的本地獨家中文出版權,本報權利並包括轉載被刊登的投稿文章於本地及海外媒體(包括電子媒體,如互聯網站等)。此外,本報有權將該文章的複印許可使用權授予有關的複印授權公司及組織。本報上述權利絕不影響投稿者的版權及其權利利益。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