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曾志豪﹕要寫社論的權利 還是要房子?長青網文章

2015年03月27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03月27日 06:35
2015年03月27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李光耀去世後,香港輿論一窩蜂掀起「學新加坡」熱潮;相同情况,也在台灣發生。


台北市長柯文哲表示,要聯合台北新北基隆桃園四大城市,共同發展,期望8年內超越新加坡。


台灣輿論並不全部賣帳。台灣人認為,在某方面,例如民主自由人權新聞媒體甚至個別領域的教育水平,台灣根本已經超越了新加坡。


當然,「擁新加坡派」提到人均收入,這涉及一個價值判斷問題:你重視自由,還是麵包?

李光耀替新加坡人民做了選擇:「你問大家,他們想要什麼?像你們這樣,擁有寫社論的權利嗎?他們要的是房子、醫藥、工作與學校。」殘酷的現實是,不論新加坡台灣還是香港,都有不少人認同李光耀的選擇,否則不會有許多人視新加坡為天堂。


有人想學新加坡,特別是中國領導人,都想發展一條專制政治卻能孕育出高效廉潔富裕的社會。可惜的是,李光耀模式不能複製。


因為李光耀沒有留下制度,他的成功很大部分和他個人的魅力智慧識見有關。


他是有智慧的家長,所以他的獨裁可以帶來成功;但換了北韓金氏三人組,他們沒有智慧只有暴虐,結果他們的獨裁帶來了災難。


台灣的李登輝前總統,引述了美國政治學者亨廷頓的一番話:「李登輝走了,台灣民主還能留下來,但是李光耀過世,制度無法留下。」這應該是專制和民主的最大差異。


今天香港的確行政效率緩慢,工程上馬動輒10年爭議,你或許會羡慕新加坡可以隨意填海、起賭場,但你真的對於機管局一錘定音繞過立法會自行上馬第三跑道的「迅速」,感到欣慰和放心嗎?

社論不能換來房子,但至少可以警告災難,讓我們免於不幸。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