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加坡住私樓 是身分象徵長青網文章

2015年03月27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03月27日 06:35
2015年03月27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香港房委會新一期攪珠抽居屋,供應僅2160個單位,申請者卻多達12.89萬,抽居屋如抽幸運獎,想當年八萬五年代,居屋沒人申請,房屋局長孫明揚大大聲地宣布﹕居屋已經成了歷史名詞,如今,這個歷史產物又翻身。


港居屋曾無人吼 如今爭崩頭

新加坡建國總理李光耀逝世,不少人以李光耀的房屋政策與香港比較,不可否認,新加坡的房屋政策非常成功,使到新加坡超過九成的家庭擁有自己的物業,其中八成多的人居住在售價很低廉的政府組屋內。


不過,從投資的角度來看,在新加坡投資物業,仍然是私人住宅的升值潛力較高,組屋能提供安居的樂園,但由於政府長期大量供應,售價長期維持在很低的水平。


因此,組屋只有安居的價值,沒有投資的價值,很難升值,相反的,私人住宅供應很少,而新加坡人愈來愈富有,富起來的人喜歡居住在私人住宅,以示自己高人一等,在新加坡,居住在私人住宅是身分的象徵,做生意的小老闆更將之視為向商業伙伴表示自己有不錯的經濟實力的證據。


因此,當地私人住宅的價格飛升,過去兩三年,新加坡政府也像香港政府那樣,提出多種辣招來壓抑私人住宅的價格,有趣的是,新加坡政府與香港政府之間互相抄襲對方的辣招,如今兩地的辣招幾乎一模一樣。


星港互抄樓市辣招

香港不少人住公屋,一住就是一輩子,為了貪圖公屋超低的租金,有錢也不搬走,有錢也不投資於私人住宅,白白錯失了過去數十年,香港私人住宅樓價起飛的機會,長期接受政府福利的人實際上也等於放棄自己向上流的機會,在香港,只要眼光準運氣好,能在低潮時大膽入市買樓,回報是驚人的。


美股老牛慢慢爬

美國股市始終無法改變老牛市的狀態,美股創歷史新高已經兩年了,如此長時間的不不斷創新高,投資者戰戰兢兢,一有風吹草動就急急逃亡,導致股市經常在創新高之後就突然急跌,為香港股市帶來一定的壓力,吹起無定向風,畢竟,香港的主力投資者是國際基金經理,這些人的投資行為不可能不受美股升跌的影響,不過,我依然對後市樂觀,美國這頭老牛雖老卻仍能繼續往上爬。


大學教授

[曾淵滄 滄海明珠]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