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育有兩女的資深傳媒人吳志森,使用「不死」的Nokia手機近10年之久,兩個女兒亦同樣使用類似型號,直至兩年前,大家才一起轉用智能手機。一家人沒有被科技洪流捲着走,問到有何秘訣,他說﹕「身教十分重要,我和太太都十分節儉、樸素,很少追求物質享受。其實我倆不會囉囉嗦嗦,也許女兒們看到我們的生活形態,便自然跟從了。」
Nokia「古董機」用10年
吳志森說,其實16歲的幼女吳穎念中三時,已不時央求要換手機,原因是那部Nokia「古董機」實在不夠體面,但爸爸總是回應一句﹕「還可以用吖。」加上看到爸爸還在使用一部纏着膠紙「滿身傷痕」的手機,身為女兒的也不敢多說了;至於長女吳怡,爸爸形容她是個不折不扣的「慳妹」,完全沒有這些手機煩惱。
後來,吳志森發現原來智能手機有一個好處,就是能夠使用通訊應用程式聯絡,可以省卻SMS費用,加上智能手機實在太普遍,過分隔絕會造成落伍,於是決定批准女兒買新手機,但吳穎還是要過五關斬六將。首先,她要負責支付一半手機費用,因此她慢慢儲下零用錢、利市錢,也因為要自掏腰包的關係,選擇型號時左思右想,最後又「拖」了幾個月才買成;而月費計劃亦不能選擇無限上網,縱然諸多掣肘,但她得到第一部智能手機後十分滿意,也格外珍惜。
「我很慶幸女兒們從小也不會嚷着買玩具,也許因為我經常跟他們講道理,應買才買」,吳志森說,他其實並非要刁難女兒,只希望她們學懂理財,量入而出。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