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知慳識儉﹕CHANGE!長青網文章

2012年11月11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2年11月11日 21:35
2012年11月11日 21: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探訪朋友家,媽媽愛觀摩人家的廚房,我卻最期待看看書架,發掘最當眼的是什麼書,最殘破最古舊的又是什麼書,最好在這個時候,朋友拿起一本書侃侃而談,說起書中動人的故事,然後把書塞進我手,盼望好故事能傳開,盼望朋友會一同感動。


這種交換書籍的機會,並非說有就有。


Marcus創辦的Book X Change換書會,有點像好友間傳閱心愛書籍,雖然你我未必相識,不過有着默契:準備好書架上的好書,分享感動,交換啟發,而且,約定每月一次。


去年夏天,Marcus來到書店,一心要買本人人也在談論的熱門書來看,才把書拿上手,心裏突然想﹕「這麼受歡迎的書,朋友都必買,倒不如借來看,一來省錢,二來環保。」心血來潮,朋友聚會就變成一個換書會,三五知己,各自帶來自己心愛的書,從書本內容談到時事、環保、政治,聚會結束,帶走的何止一本別人的書,還有幾小時討論下來的新想法新啟發。


書、人、改變

於是,Book X Change成立了,Marcus把換書會推動至朋友以外的圈子,每個月都在fb上公開招攬參加者,到今天為止,即將迎來一周年,換書會仍維持每個月一次,地點不定,工廈單位、旺角天台、樓上咖啡店、政總等也試過,每個月都有二三十人分享交流,有第一次的新來者,也有出席率逾七成的中堅分子。


把舊書送出,並不是新概念,坊間的二手書攤也愈辦愈熱鬧,不過,Book X Change強調的,不止是舊書循環覓新家,Marcus秉持的概念是﹕書、人、改變。二手書攤的書主,大多只把書一疊疊堆在攤位,等待有緣人來拾起翻看,書裏的知識或感動,新舊主人各有自己一套想法,互不相干,無法發酵。「書當然重要,但它只是帶起話題、引發思考的工具。我們最想看見的是,主人把書借出時,會分享自己得到的想法,別人聽了,覺得是心中期待的知識,加入討論,繼而閱讀。若因為他覓對了書、認識了對的人,而對他的想法、生活有所改變,這就是換書會的神奇力量了。」


分享、討論的神奇力量

這種神奇力量,或多或少,的確是存在的。Kevin在今年3月首次參加,此後沒有一次失約,還自願出一分力,當起籌辦者,「我在這裏認識了兩個素食青年,從約朋友吃飯開始,不斷結交志同道合的朋友,再開網站推介素食店。他們的信念很簡單,但付諸實行才最難得」。他相信,別人看來小事一樁,實踐起來,都可以帶來改變,就如Book X Change,只是一個很簡單的聚會,每月碰一次頭,找個地方聚腳,在fb開個專頁發邀請帖,但他堅信這可以組織一些新想法,為納悶的香港帶來改變,或多或少。


換書4規則

1. 每人只帶一本書

Marcus說,帶太多書,很難全都借出,而我們也不想參加者有錯覺,以為這裏是舊書收容所,我們着重的是分享交流

2. 帶來的書,若沒借出,書會不收留

貼士﹕所以帶的書要有點看頭,介紹的時候也要落力一點,否則書帶了出來又帶回家,無功而還

3. 可隨意交換書籍,借來的書要在一個月後的聚會帶回歸還

貼士﹕所以唯一風險是借書人未必每次都參加換書會,或甚至從此不再回頭,而借出的書就可能從此無法取回。較保險的方法是,與借書人交換聯絡方法,這至少可以確保有「追書」之途


4. 發表簡短書評

書會主持人要求,參加者在赴會前在fb上寫下將會攜帶的書,參加後亦鼓勵為借來的書寫100字簡評,更好地實踐想法交流

是月換書日

日期﹕11月30日(五)晚上7:30

地點﹕Go Inside

紅磡都會道6號置富都會741號舖

報名﹕到www.facebook.com/hkbookxchange的活動欄登記

費用﹕將收取包括晚飯及場地等費用,另行通告

文、圖 陳嘉文

編輯 潘建文

fb﹕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