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十八大釋放未來5年 經濟改革信號長青網文章

2012年11月11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2年11月11日 06:35
2012年11月11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一如此前外界判斷,針對當前經濟發展的複雜形勢,8日開幕的中共十八大釋放出進一步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的信號,其間一些方向性的部署,已為未來5年經濟工作定調。


國有資本控制力料強化

胡錦濤所作的十八大報告中,儘管強調經濟體制的核心問題是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係,強調必須尊重市場規律。


不過,他同時強調,要「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推動國有資本更多投向關係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不斷增強國有經濟活力、控制力、影響力」。可以預計,未來5年,國有資本控制力將繼續得以強化。


但報告中亦有強調,要「保證各種所有制經濟依法平等使用生產要素、公平參與市場競爭、同等受到法律保護」。


這一更為明確的部署,預期將為非公經濟爭取更為有利的政策及法律環境。可以說,未來5年,在經濟社會不出現大的波動的情况下,「國進民亦進」將成為政策的主基調。


金融體制改革「穩步提速」

在論述金融體制改革時,十八大報告重申,「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穩步推進利率和匯率市場化改革,逐步實現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儘管延續了一貫「漸進式改革」的論述語調,但可以預期,在金融危機的倒逼之下,中國的金融體制改革將在穩步中逐漸提速。


事實上,今年匯率、利率、資本專案改革等系列舉措緊湊出台,如證監會通過擴大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投資額度,央行擴大銀行間即期外匯市場人民幣兌美元交易價浮動幅度等措施,已表明金融改革步伐明顯加快。


儘管未有提到打破金融壟斷等問題,報告強調,加快發展民營金融機構,被認為是對今年初開始的溫州金融改革打氣。


報告對現代金融體系須「支援實體經濟發展」的論述,也印證了決策層從全球金融危機中吸取虛擬經濟過度膨脹的教訓,防止出現產業空心化的考量。


打破城鄉二元化進入攻堅戰

隨着中國城鎮化程度過半,如何進一步推進城鄉發展一體化,成為本次十八大報告的一大看點。報告強調,「堅持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針」及「讓廣大農民平等參與現代化進程、共同分享現代化成果」,被認為是下一階段推進城鄉一體化的方向性承諾。


重點提高農民土地增值收益

對一些熱點問題,報告予以正面回應。如,針對因徵地拆遷而引發的矛盾乃至衝突,報告提出,「改革徵地制度,提高農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預期將成為下一階段一項工作重點。


此外,對於較為敏感的戶籍制度,報告未予以回避,提出「加快改革戶籍制度,有序推進農村轉移人口市民化」。作為打破城鄉二元化的抓手之一,戶籍制度改革有望成為未來5年的一項「重頭戲」。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