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奧巴馬成功連任後,就要面對多名核心官員需要換人的難題,當中以國務卿和財長兩職最受注目。現任國務卿希拉里與財長蓋特納均曾表示無意留任,2004年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克里(John Kerry)是新國務卿熱門人選,現任白宮幕僚長雅各布•盧(Jacob Lew)則是新財長頭號熱門。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高級國際研究學院(SAIS)中國研究系副主任傅瑞珍(Carla Freeman)向本報表示,克里是參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主席,深懂外交之道,也清楚認識中美關係的複雜,可以勝任國務卿。4年前奧巴馬入主白宮時,已有消息指克里謀求擔任國務卿,但奧巴馬最終選擇了初選競爭對手希拉里。傅瑞珍指出,值得留意的是克里與不少人權組織關係緊密,若他成為國務卿,未來可能會多向中國提出人權問題。
克里入閣 需視參院改選形勢
克里當國務卿一大變數是參議院改選形勢。SAIS國際關係專家瑟威爾(Daniel Serwer)選前指出,民主黨在參院議席優勢不多(100席中佔51席,外加2席親民主黨獨立議員),可能不敢貿然讓克里辭掉參議員公職,以免失去參院控制權。截至昨晚已公布結果,參院改選仍有3席未分勝負,民主黨暫較現屆多取一議席,總數增至52。
美國駐聯合國大使蘇珊賴斯(Susan Rice)是國務卿另一人選,不過她在美國駐利比亞大使被殺一事上處理失當,幾乎拖累奧巴馬選情,走勢漸見黯淡。如果克里和蘇珊賴斯最終未能赴任,國家安全顧問多尼隆(Thomas Donilon)亦是可行人選。
新財長兩熱門 削赤經驗豐富
新財長頭號熱門雅各布•盧是財政預算專家,他在克林頓和奧巴馬任內都擔任白宮行政管理和預算局(OMB)局長,與國會協調削赤預算的經驗豐富,是目前奧巴馬政府處理「財政懸崖」的關鍵人物。
另一名熱門是克林頓時代白宮幕僚長鮑爾斯(Erskine Bowles)。他2010年曾獲邀與共和黨參議員辛普森(Alan Simpson)擔任跨黨削赤委員會聯席主席,該委員會提出一項最終未獲兩黨採用的削赤方案。有分析指出,若奧巴馬起用鮑爾斯為財長,或意味會重新考慮這項方案,換取兩黨合作,免墮「財政懸崖」。
此外,國防部長帕內塔和司法部長霍爾德等明年亦都可能離任,副國防部長卡特(Ashton Carter)和前國防部次長弗盧努瓦(Michele Flournoy)等是帕內塔的潛在繼任人選;國土安全部長納波利塔諾(Janet Napolitano)則可能接替霍爾德掌司法部。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