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女兒1歲半,平時喜歡瓜果,不喜歡吃菜葉。近來排便有困難,大便硬和大,最後總要用甘油條才能排出。請問甘油條能長期用嗎?幼童會生痔瘡嗎?有其他方法令她排便順暢一點嗎?
孩子到了1歲左右,開始有一種新的自我觀念,喜歡對父母要求他們做的事說「不」,又或者玩得得意忘形時,拒絕如廁,甚至憋着大便,導致便秘。經常便秘或便秘時間長,對孩子的健康影響不容小覷,這會導致孩子食慾減退、腹脹,甚至腹痛、睡眠不安等,嚴重的會出現脫肛或肛裂出血,孩子就更不願意排便,引致惡性循環。當直腸和肛門受壓過大時,亦有可能生痔瘡。因此,當發現孩子便秘,就應以甘油條潤滑以便暢順排出大便,這是一個安全的方法。
按摩肛門助放鬆
有時,孩子肛門擦破了,會感到很痛,根本不願放鬆,家長可嘗試帶上手套,在孩子肛門位置按一圈,以鬆弛緊縮的括約肌,造成動作條件反應,也有助直腸蠕動,幫助他排出大便。不過,家長應緊記手指不要插進去,以免傷了孩子肛門內幼嫩的腸壁,引起發炎,令孩子便秘情况更嚴重。
不過,以甘油條通便雖不會引起嚴重副作用,但要長遠解決問題,便要由積極防治的方法入手。
雖然解決便秘的方法是老生常談,但成功在於注意執行時的細節和堅持:
1. 飲食均衡﹕當孩子開始進食固體食物後,必須建立良好的定時定量飲食習慣,多飲湯水和進食軟纖維食物,如橙汁、水果粒、各種蔬菜及粥類等,果酸能軟化大便,而軟纖維有助推動大腸積物和腸蠕動。上述孩子長期只吃瓜果,纖維素不足,而攝取的纖維也較硬。因此,應該讓孩子多吃深綠菜葉,才可有效改善狀况。
2. 定時飲食固然重要,養成每天定時排便的習慣也同樣重要,例如每天晚飯後半小時,腸開始活動,此時為她稍為按摩一下肚子,以掌心由肚臍開始以順時針方向往外打圈,很快便會引起她的便意,排便也會比較容易。
3. 當孩子排便時,盡量不要催促或逗她玩,以免分散她的注意力。要耐心待她解決,養成良好習慣。
4. 無論用兒童便盆抑或大人便桶,也必須注意孩子的雙腳是否踏在地上,如她的雙腳懸空吊着,就應該在腳底下墊個小長板櫈,讓她坐上去感覺舒服些,在排便期間也較易用力。
資料提供﹕兒科專科醫生趙長成
新聞類別
健康
副刊
詳情#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