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居住在獨立屋的北歐人大都擅長家居DIY,大小室內外裝修與維修均自己動手,因為僱用專業公司太昂貴。所以許多人家裏的地牢或車房內,都設有掛滿工具的工作室,直如男主人的天堂。
由父親一代承傳下來
我到過的平民家居工作室裏,無論是大城小鎮甚至鄉郊森林裏的,牆壁上或工作枱邊都總有一兩支這樣的燈﹕鐵製的圓燈罩,兩截長臂的、彈弓伸縮的,讓人升高降低,隨意調校照明焦點,方便不同大小工序。
這類傳統的工作燈,在瑞典統稱為industrilampa「工業燈」,統統都是瑞典男人的最佳伙伴,甚至是由父親一代承傳下來的。通常都是用上了多年,外殼油漆有點剝落了,功能依然無敵,也同時記錄着一代人、一個家的成長。
如此深入生活的實用工具,自然是本土瑞典人的設計。第一盞工業燈Triplex lamp,早在1919年面世,由Johan Petter Johansson在自家的機械工作室裏埋首製造出來。這名一共有6個弟妹的家中大哥哥,年少時服完兵役,沒有跟隨父母隨19世紀的歐洲移民潮往美國定居,決定自己留在瑞典,繼續在工作室裏鑽研。慢慢地成為一名發明家,取得了不少發明專利權,全世界日日在用的萬用士巴拿和猴子扳鉗,便是他眾多發明之二。JP最終活到90歲,其發明不單為我們的生活帶來方便,他對瑞典的工業設計影響更為深遠。
熱門家居佈置元素
今年秋冬北歐家居設計風潮之一,便是注入工業設計元素。一台「工業燈」或導演燈置在家中暖烘烘的火爐邊,或吊在廚房大餐桌之上,成為最熱門的室內設計。線條簡單,造型帶着粗獷感就是家居佈置專家們口中的「最合時」選擇。真古董或仿古品各適其適,售價5位數字的都有,但我相信其實更多人的家裏,都收藏着起碼一支無價寶。
文 周游 jauyau@gmail.com
圖 Ulrika Kullenberg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