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小學自行收生階段本月底截止,國民教育家長關注組昨公布「小一選校錦囊」,助家長辨識及避免有意開國教科或已「染紅」小學,並將於本月底舉辦交流會。據悉,14間官校包括英皇、皇仁等名校,已有師生校友策劃聯盟監察國教科發展,避免教局作為辦學團體會在名校先推國教科。
國民教育家長關注組發起人陳惜姿指出,政府雖取消國教科3年「開展期」,以及5年內不獨立成科,但堅決不肯撤回課程文件,並將開科決定權及壓力轉嫁學校,做法令人遺憾,作為家長唯有繼續向學校及政府施壓,爭取撤科。
關注組昨公布「小一家長拒絕國教科選校錦囊」(見表),指導家長從多方面了解學校的國教課程、活動內容,評估開科及教學取態,明智選校。陳惜姿特別提醒,家長了解學校國教發展之時,不應過分敏感致成驚弓之鳥;不過,若面對態度曖昧不明、不願多公開相關內容的學校,陳惜姿呼籲家長要多加注意,慎重考慮選報與否。
月底辦講座 籲參與家教會
關注組成員翁愛明亦呼籲家長,於新學期積極參與家教會,甚至考慮競選成為家教會成員,以便「出事」時可盡快作出回應反擊,關注組將於29日交流會上舉辦講座,講解一般家教會組成及參加方式,供家長參考。交流會亦將廣邀全港學校的校友、家長關注組參與,以統籌民間力量,開展長期監察國教工作。
14官校組聯盟監察推科
陳惜姿指出,本港現時至少有316個國教校友、家長關注組或聯署行動,以辦學團體為單位的關注聯盟亦已逐漸成形。例如由皇仁、庇理羅士及筲箕灣官立中學等港島區官校發起的「國民教育官校校友關注組聯盟」,已獲14所官立中小學加盟,其餘如天主教、保良局及中華基督教會屬校,亦正分別籌備聯盟。
此外,政府教育人員職工會日前發表聲明,內容指教育應以普世價值為基礎,不應為追求中港經濟融合,而令港人重視的普世價值「被中國化」,使教育失去真義。工會亦批評,當局將開科與否交由「學校自決」的做法,只能解一時困局,長遠可能造成學校之間標籤效應及分化。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