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上周早段市傳政府快將出招打壓樓市,拖累本地地產板塊股價於上周四急挫,不過「梁十招」事後證明「無料到」,反而進一步消除政策陰霾,鑑於本地地產板塊於8月初見頂後,迄今已出現頗大幅度的調整,估值較前吸引,呈現趁低吸納的機會,其中,主張「貨如輪轉」的長實(0001),預料會成為政府新政策方針的最大贏家。嫌本地地產板塊太進取,退一步,可以考慮房產信託基金(REITs),特別是主力做「街坊生意」的置富(0778),基於其業務性質,就算面對本港7月份零售按年升幅大幅度放緩至3.8%,所受的影響不會太大。
除了REITs,股息率高的本地電訊板塊亦是防守之選,鑑於iPhone 5快將推出,勢必帶動本地4G市場急速增長,行業前景不俗,其中,和記電訊(0215)值得看高一線。
長實貨如輪轉 有錢途
地產股上周「有驚無險」,針對「火熱朝天」樓市,特首上周推出穩定樓市「梁十招」,預料未來一年新增1800個單位供應,但新供應只佔去年成交宗數逾2%,兼未有推收緊按揭等「辣招」,調控力度欠奉,在未來兩年超低息環境下,實難扭轉目前高樓價,加上政府加快批售樓花增加供應(但沒有改變每年供應2萬個一手單位目標),預料對未來有多項新盤推售的大型發展商更為有利,當中可留意「超人」李嘉誠的旗艦長實(0001)。
今年銷量 有望達歷史第二高
「繼續投地,繼續賣樓,貨如輪轉!」是長實主席李嘉誠上月初在記者會上強調未來方針,長實上月中以96億元奪荃灣西站5區灣畔項目外,公司藉「多元化」銷售策略,截至上月初今年累售逾3000個單位,預料套現逾200億元,今年餘下時間會再推出荔枝角項目、九龍塘安域道、荃灣西部七區項目(除安域道項目外,餘下均正等候批出預售樓花同意書)。
據大摩估計,長實下半年可供出售單位數量逾3900個,長實亦指今年銷量有望達歷史第二高銷售量(歷史最高為2003年共售6600個單位),若港府能落實加快批售樓花,可進一步提升未來盈利透明度,長實極有「錢途」,有望成地產商「貨如輪轉」周期下的大贏家。
李嘉誠大派「定心丸」 料增長持續
本港不少地區樓價已升越九七高位下,但地產股仍相對落後,股價對每股資產淨值(NAV)折讓普遍大於歷史平均值水平(見附表),即使港府有潛在再推出抑制樓市措施,預料已反映風險因素,長實上周五股價收105.5元,較市場預測NAV折讓近22%(對比歷史折讓均值為18%),風險與回報比率吸引,近日低見50天線(約103.6港元)有支持,可回調吸納。
在外圍「大風大雨」下,李嘉誠上月曾坦言,只要外圍無大變化,「未來5年旗下公司均有增長,只會比今日好」,可見對長實未來盈利具有信心,亦向投資者大派「定心丸」;事實上,長實上半撇除物業重估及和黃(0013)後核心溢利75.7億元,增長大幅優於市場預期。
明報記者 劉思明、崔競文、謝偉龍
除了REITs,股息率高的本地電訊板塊亦是防守之選,鑑於iPhone 5快將推出,勢必帶動本地4G市場急速增長,行業前景不俗,其中,和記電訊(0215)值得看高一線。
長實貨如輪轉 有錢途
地產股上周「有驚無險」,針對「火熱朝天」樓市,特首上周推出穩定樓市「梁十招」,預料未來一年新增1800個單位供應,但新供應只佔去年成交宗數逾2%,兼未有推收緊按揭等「辣招」,調控力度欠奉,在未來兩年超低息環境下,實難扭轉目前高樓價,加上政府加快批售樓花增加供應(但沒有改變每年供應2萬個一手單位目標),預料對未來有多項新盤推售的大型發展商更為有利,當中可留意「超人」李嘉誠的旗艦長實(0001)。
今年銷量 有望達歷史第二高
「繼續投地,繼續賣樓,貨如輪轉!」是長實主席李嘉誠上月初在記者會上強調未來方針,長實上月中以96億元奪荃灣西站5區灣畔項目外,公司藉「多元化」銷售策略,截至上月初今年累售逾3000個單位,預料套現逾200億元,今年餘下時間會再推出荔枝角項目、九龍塘安域道、荃灣西部七區項目(除安域道項目外,餘下均正等候批出預售樓花同意書)。
據大摩估計,長實下半年可供出售單位數量逾3900個,長實亦指今年銷量有望達歷史第二高銷售量(歷史最高為2003年共售6600個單位),若港府能落實加快批售樓花,可進一步提升未來盈利透明度,長實極有「錢途」,有望成地產商「貨如輪轉」周期下的大贏家。
李嘉誠大派「定心丸」 料增長持續
本港不少地區樓價已升越九七高位下,但地產股仍相對落後,股價對每股資產淨值(NAV)折讓普遍大於歷史平均值水平(見附表),即使港府有潛在再推出抑制樓市措施,預料已反映風險因素,長實上周五股價收105.5元,較市場預測NAV折讓近22%(對比歷史折讓均值為18%),風險與回報比率吸引,近日低見50天線(約103.6港元)有支持,可回調吸納。
在外圍「大風大雨」下,李嘉誠上月曾坦言,只要外圍無大變化,「未來5年旗下公司均有增長,只會比今日好」,可見對長實未來盈利具有信心,亦向投資者大派「定心丸」;事實上,長實上半撇除物業重估及和黃(0013)後核心溢利75.7億元,增長大幅優於市場預期。
明報記者 劉思明、崔競文、謝偉龍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