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街市唐生菜一年貴四成長青網文章

2012年08月13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2年08月13日 22:35
2012年08月13日 22: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有機構調查本港街巿及超級巿場有售的新鮮、包裝食品及日用品售價,發現新鮮食品中,唐生菜及大眼雞售價,較去年飈升近40%及36%。另外,包裝食品中,「珠江橋牌豆豉鯪魚」售價達21.9元,比去年增加兩成;日用品如牙膏亦加價逾25%。調查機構呼籲政府增加食物銀行服務,以及把向基層提供的食品援助期增長。


超市逾半貨品漲價

香港天主教勞工事務委員會在今年6月,到各區47間超市及24個街市,調查食品和日用品價格的升幅,包括在領匯及非領匯的街巿調查售價,以作分析。


結果發現,在超巿(包括百佳及惠康)抽取的29項預先包裝食品及14項日常用品中,逾半數項目價格較去年有所增加,前者平均加幅為1.5%,後者為5.3%。例如「珠江橋牌豆豉鯪魚」平均售價為21.9元,相對去年同期增幅達兩成;而「高露潔抗敏多重保障牙膏」則售26.9元,漲價26%。


在街市方面,機構從12個街巿抽取22款新鮮食品,近六成貨品的價格較去年上升,四成新鮮食品加價超過一成,主要是蔬菜、鮮魚及冰鮮肉等。當中,唐生菜及大眼雞的售價增幅最驚人,接近40%,例如唐生菜由去年每斤5.8元,增至今年8.1元(見表)。


領匯街巿價格較高

此外,調查亦發現領匯管理的街巿出售的食品中,七成較非領匯街巿貴,當中燒腩肉及紅衫魚的售價,更分別相差逾三成及兩成,相信與租金上漲有關。


香港天主教勞工事務委員會政策研究組幹事羅佩珊指出,政府應改善食物銀行服務,加強宣傳及增加發放地點,並將食物援助期由6星期延長至6個月,以及探討設立社區飯堂。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