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警方上半年在沙田區錄得單車意外達267宗,即平均每月有45宗,意外數目較去年同期相若,情况依然嚴重。警方表示,現時沙田單車徑的設計過時,導致人車爭路,易生意外。有區議員稱,該區單車徑已有二三十年歷史,要求改善,但多年來進度緩慢,希望政府正視問題,加建單車徑安全配套。
警方數字顯示,今年首6個月,沙田區錄得單車意外有267宗,其中97宗在單車徑發生。雖然單車意外總數字與去年上半年的275宗相若,但數字仍屬嚴重,除了涉及市民均忽略單車徑規例外,亦與沙田單車徑設計過時有關。
沙田警區行動主任蔣瑞菁表示,該區單車意外黑點如城門河近馬場單車徑、文化博物館對出單車徑,以及正街行人隧道(見圖),各黑點問題涉斜坡、彎位以及單車徑設計過時,導致人車爭路,「現時沙田區仍有不少路段是單車雙向行駛,再加行人路,而且路面窄,人車爭路經常發生,容易發生單車意外」。
警方亦發現,從本港各區到沙田踩單車的巿民,由於不熟悉單車規例,加上騎車技術欠佳,容易發生意外。
區議員批改善進展緩慢
沙田區議員丘文俊表示,該區單車徑不少已有二三十年設計,但改善進展緩慢,未及追上人流車流的高速增長(見另稿)。該區另一區議員李子榮表示,不少單車路段日久失修,如馬場到大學站路段,人車爭路經常發生,有些路段亦已出現石屎坑,區議會早前亦有就單車徑問題向運輸署反映,運輸署表示會研究並派人到現場視察。
運輸署發言人回覆稱,在發展單車徑時,會考慮走線、彎度、坡度、寬度等設計;路面亦需提供足夠照明、交通標誌、護欄等設施,以保障安全;現階段已委託顧問公司研究提升單車徑設施。
騎車講電話 高危未受監管
現時,警方向不遵守交通規則的踏單車者發出告票。不過,蔣瑞菁指出,近年單車使用者作出高危又不受法例監管行為,如一邊踏單車一邊傾電話,警方現時會以勸喻方式阻止。
沙田警區將繼續透過宣傳及教育,令踩單車市民提高警惕,顧及己身及他人安全,例如在單車徑黑點多派傳單,宣傳單車條例,又會加強執法以增阻嚇力,冀減低單車意外數字。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