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醫生短缺陸續爆煲 規劃失誤亡羊補牢長青網文章

2012年08月13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2年08月13日 06:35
2012年08月13日 06: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醫院管理局兒科醫生流失率高達8.1%,今年7月的30個招聘名額更只得14人應聘。本港公立醫院醫生短缺情况早已出現,這明顯與過去醫療規劃失誤、醫生培訓名額不足有關,再加上公私營醫療失衡致大批公立醫生被私家醫院挖角,不同的專科及部門陸續「爆煲」早已是意料之內。長遠而言,政府須盡速檢討醫療規劃及增加醫生培訓名額,短期而言也應加快輸入海外醫生,以濟燃眉之急。


據本報今天報道,醫管局兒科醫生流失率由2010/11年度的6.8%升至2011/12年度的8.1%,今年7月招聘的30個名額更只得14人應聘,醫管局已調撥人手「救火」。這絕非個別事件,急症室及麻醉科醫生的流失率也在上升,而醫院跟資源分配有關的不尋常事件也不斷發生。


本報今年7月報道,威爾斯醫院急症室今年3至5月有三成被列為「緊急」的急症病人未能在目標時間30分鐘內處理,院方承認與醫生流失導致人手不足有關。本報今年8月亦報道,屯門醫院急症室透過健康服務助理員,為已分流的病人在電腦上預先記錄診症時間,造成「達標」效果,但病人實際上仍要等候見醫生,被病人組織質疑有「造數」之嫌。


病牀10年僅增1% 嚴重落後

香港的公立醫院人手一日未解決,類似問題相信仍會繼續有來。事實上早已有研究指香港的醫療規劃嚴重落後,政策研究組織「香港黃金五十」的研究顯示,住院病人在過去10年上升8%,但病牀數目一直維持約3.5萬張,僅增長1%,隨着人口增長及老化,預測10年後病牀需求增至4萬張,醫生人手也嚴重短缺。


長遠而言,檢討香港醫療規劃、增加醫生人手培訓當然是治本之道,但遠水救不了近火,培訓一名專科醫生需時長達13年,短期而言應盡快增聘海外醫生,填補空缺。負責審批的醫委會除應加快工作步伐外,醫委會成員更不能只顧保護香港醫生既得利益,而應以香港大局為重,盡快批准合資格的海外醫生來港,否則最終受害的始終是病人。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