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星展﹕有耐性趁低吸長揸長青網文章

2012年08月07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2年08月07日 06:35
2012年08月07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過去兩周股市顯著造好,其中歐洲STOXX 50指數錄得近9%升幅,反映了市場一度憧憬歐洲央行及美國聯儲局出台寬鬆貨幣政策救市,但事實證明,美好願望落空。星展銀行投資總監林哲文表示,市場過度樂觀之後必會修正,股市短期有機會下滑。但更重要的是,G3國家(美國、歐元區、日本)經濟的去槓桿化及政府干預的互相作用,將令市場周期愈來愈短,投資者博短炒會愈發困難。他強調,投資者如有足夠耐性,當前的金融市場不失為長線投資股票提供了良好的入市時機。


林哲文稱,已發展國家經濟的結構性問題(歐洲表現為嚴重的政府財赤,美國表現為廣泛的家庭債務負擔),不僅在2008年金融海嘯之前就存在,而且還將持續10年,因此去槓桿化將在這些經濟體中經年累月地進行,成為影響整個環球經濟的一股主要力量。另一股力量則是各國政府對經濟的干預,具體措施有二,一是央行直接增加市場的貨幣供應,以美聯儲的量化寬鬆政策(QE)為代表;二是盡量壓低利率,擠出銀行中的存款,使之進入市場投資或消費。由於去槓桿化和政府干預同時抑制及推升資產價格,金融市場就表現出更強的波動性,這一方面增加了市場的不確定性,另一方面使股市的牛熊周期較以往更短。


林哲文指出,自09年3月至2011年第三季,美股上一波牛市僅歷時2年多;而MSCI世界指數自去年第三季至今年首季下滑26%,更表現為兩個季度之短的熊市。他強調,投資者若要短炒,確認投資方向、實際買賣操作、針對市場轉向做風險對冲等一系列動作均需要在更短的時間內完成,短線投資難度在不斷加大。


下半年最大投資風險來自歐元區

在他看來,今年下半年投資者面臨的最大潛在風險仍來自歐元區,因為「歐豬國家」在現有情况下要自行減輕債務負擔幾乎無可能。以西班牙為例,今年首季該國政府公債佔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重為72.1%,平均融資利率則為5.8厘,意味着西班牙財政收入增長4%以上才足夠清償過往負債的利息,但這出現在一個首季GDP增長為-0.3%的國家機會極低。


他還指出,要求國庫空虛的希臘實現藉以換取援助的削赤承諾也難比登天,為此歐洲領導人將陷入兩難,或是放寬對希臘的要求,但難免會令西班牙等其他國家仿效,以後想約束更難;或是嚴守準則,則希臘退出歐元區的極端情勢會重臨。


盈利改善估值低 雷曼低點難再現

不過,林哲文認為,對於有耐性的投資者而言,在歐債危機拖累資產價格下跌之際,恰恰是逢低買入的機會。他表示,像「雷曼時刻」那樣的時點出現的機會已經非常小,因為企業盈利正改善,股票的估值也已經下降到較低的水平。而且,雖然歐美國家的去槓桿化會持續很長,但金融市場的復蘇卻會遠較之早,當市場確認歐債危機出現解決方案,亦或僅是見到問題解決的可能性,復蘇就已經開始,正如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美股在日本突襲珍珠港(1941年12月)數月後已開始回升(1942年第4季),而未至於等到二戰結束。


避小型股 吸大市值股份

林哲文還強調,若投資者有一定承險能力,相對於債市,股市機會更多,但建議避開小型股,買入大市值的股份。


原因在於,當前市况下,大型股估值相對更廉宜,且資金流較充裕,還會向投資者派發股息,防守性更高。而中小公司處於業務增長期,資本開支相對進取,自由現金流有限,抗風險能力不足。


他續稱,股息方面,能夠獲得與通脹相若的水平已相當不錯,投資者不要追求過高派息,因那可能意味着大股東個人財務狀况不佳,需要靠上市公司派息周濟。


明報記者 王小青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