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政府推出青年宿舍政策後,有正輪候公屋的青年人表示會「分兩條腿走路」,同時申請兩項福利。
今年21歲、任職社區服務助理的吳克穎稱,希望有自己的獨立空間,3年前剛滿18歲後即申請公屋,翌年便搬離家人,住在九龍城一個約100呎的劏房,月租連水電費逾2000元。他說,該劏房單位鄰近東九龍走廊行車天橋,每日要忍受車輛噪音,他一年前決定退租,搬回與家人同住。
他表示,上月得悉政府推出青年宿舍後,即計劃申請。他說,以現時他的月入只8000多元計算,連同家用及生活開支,每月最多只有約3000元儲蓄,根本不可能負擔私樓,「以前都會想找一些300至400呎左右單位,但無法支付首期」。
未儲好首期入息超公屋上限
吳克穎期望能申請成功入住宿舍,在租住期內可以努力儲蓄首期。但他亦擔心,若5年租住期後因入息增加,失去公屋輪候資格,而又未能成功儲得首期,屆時會更擔心住屋問題,期望政府能增加更多單位供應,以協助青年置業。
今年21歲、任職社區服務助理的吳克穎稱,希望有自己的獨立空間,3年前剛滿18歲後即申請公屋,翌年便搬離家人,住在九龍城一個約100呎的劏房,月租連水電費逾2000元。他說,該劏房單位鄰近東九龍走廊行車天橋,每日要忍受車輛噪音,他一年前決定退租,搬回與家人同住。
他表示,上月得悉政府推出青年宿舍後,即計劃申請。他說,以現時他的月入只8000多元計算,連同家用及生活開支,每月最多只有約3000元儲蓄,根本不可能負擔私樓,「以前都會想找一些300至400呎左右單位,但無法支付首期」。
未儲好首期入息超公屋上限
吳克穎期望能申請成功入住宿舍,在租住期內可以努力儲蓄首期。但他亦擔心,若5年租住期後因入息增加,失去公屋輪候資格,而又未能成功儲得首期,屆時會更擔心住屋問題,期望政府能增加更多單位供應,以協助青年置業。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