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火警後,記者昨午到訪有大量難民聚居的元朗田心村村屋,見數個南亞裔人士打掃燒過的廚房後,便開始聚在後園玩啤牌。
來自印度的難民Peter Joymoy解釋,由於他們是難民,不能在港工作,生活沉悶,唯有一班人玩啤牌打發時間。
閒時看電視騎單車
記者觀察所見,現場屋外設有一大型天線接收器,Peter說閒時亦會在房間看電視,偶爾乘輕鐵到附近「遊車河」,或騎單車周圍看看。由於住所沒有電腦,故他平日會到市內網吧上網,以聯絡印度家鄉的親友,及收看印度的新聞。
物價上漲 千元物資「縮水」
在該地聚居難民,大多如Peter般每月到荃灣的國際社會服務社(ISS)領取日用品,如肥皂、廁紙毛巾,及處理租務。
Peter稱,他們每人每月分兩次可向ISS取得總值1000元的食物,如雞、洋葱等,但隨着本港物價上漲,千元價值的食物量也「縮水」。
消防火速到場 警員關心
凌晨的火警令他們居所暫時斷電,Peter指業主稱會盡快修理。對於現時居於60餘方呎的房間及使用公家廚廁,Peter蠻感滿意,但坦言不知未來去向,Peter友人坦言香港比自己的國家「好好多」,今次火警後消防員迅速到場,警察有詢問他們需否暫住臨時中心等。
明報記者
來自印度的難民Peter Joymoy解釋,由於他們是難民,不能在港工作,生活沉悶,唯有一班人玩啤牌打發時間。
閒時看電視騎單車
記者觀察所見,現場屋外設有一大型天線接收器,Peter說閒時亦會在房間看電視,偶爾乘輕鐵到附近「遊車河」,或騎單車周圍看看。由於住所沒有電腦,故他平日會到市內網吧上網,以聯絡印度家鄉的親友,及收看印度的新聞。
物價上漲 千元物資「縮水」
在該地聚居難民,大多如Peter般每月到荃灣的國際社會服務社(ISS)領取日用品,如肥皂、廁紙毛巾,及處理租務。
Peter稱,他們每人每月分兩次可向ISS取得總值1000元的食物,如雞、洋葱等,但隨着本港物價上漲,千元價值的食物量也「縮水」。
消防火速到場 警員關心
凌晨的火警令他們居所暫時斷電,Peter指業主稱會盡快修理。對於現時居於60餘方呎的房間及使用公家廚廁,Peter蠻感滿意,但坦言不知未來去向,Peter友人坦言香港比自己的國家「好好多」,今次火警後消防員迅速到場,警察有詢問他們需否暫住臨時中心等。
明報記者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