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外資行裁員 中資乘機擴張長青網文章

2012年08月02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2年08月02日 21:35
2012年08月02日 21: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環球金融市場低迷,本港的外資金融機構紛傳裁員撤退,中資券商卻趁機大事擴張。中信國際、海通國際、國泰君安等龍頭券商,近期即趁市况疲弱大事搶人,以平價聘用外資行的專業人才,然後「以子之矛」力爭以往外資行獨霸的生意。在走出去政策號召下,更有不少內地二線券商蜂擁來港設點,填補了外資投行撤出後的甲級寫字樓位置。


本港新股市場了無生氣,上半年集資總額300億,不足去年同期四分一。不過國泰君安國際行政總裁閻峰對本報表示,公司上半年做成10單IPO,是以往同期最好表現,目前投行部門下成立環球債券部,增聘十幾個人冀增加下半年營收,「我們正將產業鏈做寬,當前市况更易吸納外資行的優秀人才。」


海通:邁向國際化投行最佳時機

海通國際的副主席及行政總裁林涌則透露,公司投行部已從英國嘉誠證券(Cazenove)挖來一個中國團隊,此外海通資產管理的固定收益及量化交易團隊正從德銀、瑞銀、高盛等大行尋覓有內地背景及華爾街工作經驗的人才。他認為,當下是中資券商從傳統業務向國際化投行業務轉型的最佳時機。


中資券商會年內增24成員

外資行面臨新股及經紀業務雙縮水,裁員之外還變賣資產,中資行就趁勢接貨。中信證券國際上周宣布以12.52億美元收購里昂證券100%股權,該行企業融資部主管鄭衛峰說,全球經濟形勢正在變化,一方面歐美形勢惡化,一方面中國經濟走勢複雜難辨,中資投行懂得與海外投資者深度溝通,並有能力提供資源。


至於建銀國際,據市場消息稱擬拓展資產管理業務和機構銷售業務,相關部門可能會增聘人手。建銀發言人接受查詢時指出,不排除會根據公司業務發展需要,在重點部門增聘人手。


龍頭擴張的同時,內地小型金融機構亦爭相來港設點。根據香港中資證券業協會的數據,過去一年,該協會會員從32個增至56個,新增者均為中小型金融機構,新加入的華安資產管理(香港)行政總裁丁灝就表示,在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中,不少內地基金希望借RQFII(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商機來港拓展業務。


內地大戶 對港股興趣濃厚

另一新會員興證(香港)金融控股(興業證券旗下)也正在港招聘研究部人員,接近公司人士指出,本港市場成熟,波動小,不少內地機構客戶及企業對購買港股興趣濃厚,由於兩地往來愈加便捷,公司擬增加研究部人員,向內地客戶推薦港股。


消息人士又透露,目前僅持有證券交易及為證券交易提供意見2個牌照的農銀國際,計劃開展資產管理業務,目前仍處於向證監會申請牌照的過程中。


明報記者 張聞文、岑梽豪、歐陽慧恩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