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多元化投資不會倣效淡馬錫長青網文章

2012年07月27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2年07月27日 06:35
2012年07月27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早前傳出特首梁振英希望外匯基金能成為「港版淡馬錫」。外匯基金近年開始進行較高風險的投資,但原來金管局並非以淡馬錫作為模仿對象,而是新加坡另一個主權基金GIC(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及挪威主權基金。


淡馬錫投資回報波動過大

據熟悉外匯基金運作的人士說,不打算效法淡馬錫,一是淡馬錫的投資組合過於集中,二是其投資回報波動很大。根據淡馬錫的年報,該公司投資組合中31%來自金融業,24%在電訊、媒體及科技。兩大行業已佔超過一半。淡馬錫持有大量金融資產,2009年海嘯後,投資組合價值曾按年大跌三成。該人士亦說﹕「淡馬錫的投資一點也不長線,從他們過去一年買賣內銀股的紀錄就可以看見。」


GIC挪威主權基金 更值得參考

該人士說,GIC及挪威主權基金的投資往績及理念,更加值得外匯基金借鏡。GIC及挪威主權基金有一個相似的地方,就是兩者都是主要投資股票及債券。GIC的組合六成是股票、四成是債券。而挪威主權基金剛相反,四成是股票、六成是債券。這兩家主權基金,在港股市場皆頗為活躍。GIC的持股特別偏重資源股及百貨零售股,包括中煤能源(1898)、華能新能源(0958)及李寧(2331)等。挪威主權基金亦有投資招金礦業(1818)、中國水務(0855)等,不過亦曾損失於人和商業(1387)。


GIC公布過去10年的20年滾動年度回報約5%(圖),而挪威主權基金的網站亦披露,自1998年以來,平均年回報為5.12%。相較起來,外匯基金自1994年至去年有5.6%的複合年度回報,其實並不輸蝕。


外匯基金的多元化投資組合,除了股票及債券之外,亦有房地產,主要是投資全球主要城市的物業。另外還有實物投資,例如透過私募基金投資油氣項目等(見另文)。由於外匯基金是由2009年海嘯後開始投資,剛好可捕捉入市的機會。


業界﹕中投經驗尚淺

至於中國的主權基金公司中投公司,據投資界人士指出,由於成立的年資尚淺,投資團隊仍有待建立,在外界的口碑亦及不上GIC及挪威主權基金。


有投資界人士估計,當外匯基金的多元化投資組合愈來愈大,內地政府可能會向外匯基金招手,邀請他們入股大型項目或注資國企。據上述熟悉外匯基金運作的人士說,所有項目都會一視同仁,投資回報要符合要求,才會考慮。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