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引入癌藥代用品 醫局成本可減三成長青網文章

2012年07月27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2年07月27日 06:35
2012年07月27日 06:35
新聞類別
健康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癌症疾病治療成本高昂,一般病人未必負擔得起,醫管局其中一類治療藥物「生物製劑」,去年總開支高達4億元。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倡引入成本便宜三成的代用藥「生物相似製劑」,估計即時能節省近億元開支,有限資源能令更多病人受惠。醫管局表示,目前有個別醫院試用其中一種「生物相似製劑」,暫未有計劃引入新藥物。


藥劑師會促引入「生物相似製劑」

現時醫管局豁下醫院使用的17種「生物製劑」(Biological Substances),主要用作治療癌症、類風濕關節炎及血液科等疾病。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會長崔俊明表示,可作代用品的「生物相似製劑」(Biosimilar)療效與原廠藥物相若,但成本便宜三成;崔俊明引用現時唯一在港通過審批、俗稱「白血球補針」的「非格司亭」(Filgrastim)為例,其原廠生物製劑每針價格約900元,惟生物相似製劑每針約600元,現時約20名公立醫院癌症病人正在試用。


醫管局去年用於「生物製劑」開支逾4億元,比2010年增加29%,崔俊明表示,若以此增長率推算,5年後開支將高達12億元。其中9種「生物製劑」的專利權將於5年內屆滿,若引入成本較低的「生物相似製劑」,估計屆時每年將節省至少3億元藥物開支。崔俊明促請衛生署盡快成立專責的「生物相似製劑」審批小組,並建議醫管局盡快引入有關藥物,令更多無法負擔昂貴藥價的病人受惠。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