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工會指出,近年資方傾向增加勤工獎、花紅等「彈性薪酬」取代加底薪,且勤工獎扣幅愈來愈刻薄,批評資方將風險轉嫁員工。
零售、商業及成衣業總工會總幹事張麗霞指出,零售業僱員倚賴勤工獎作為薪金「津貼」,但近年勤工獎與薪金比例卻有轉變趨勢。
她舉例,以往銷售員工1.2萬元工資中,勤工獎約佔800元,現時則約佔1000元;但勤工獎屬「臨時措施」,隨時可收回。
另外,僱主在遲到扣錢的限制上亦愈見苛刻,由以往每月遲到上限120分鐘,減至近年平均60分鐘,甚至平均30分鐘。「每個月上班26日,除開了有多少?地舖尚好,若要等電梯就慘。」張麗霞認為在天氣惡劣等情况下,應酌情處理。
職工盟總幹事蒙兆達亦批評,僱主近年常稱外圍經濟前景不明朗,偏好改以花紅等獎金形式取代增加底薪,但此「彈性薪酬制度」對僱員不公平,「員工做好多年,基本底薪仍是那麼多」。他批評此制度「保障僱主,風險轉嫁員工」。
香港零售管理協會主席麥瑞琼表示,零售業僱主要求員工準時上班無可厚非,不希望市民因單一個案而一面倒指摘僱主無良。「若人人都遲到,還有誰開門做生意?」
零售、商業及成衣業總工會總幹事張麗霞指出,零售業僱員倚賴勤工獎作為薪金「津貼」,但近年勤工獎與薪金比例卻有轉變趨勢。
她舉例,以往銷售員工1.2萬元工資中,勤工獎約佔800元,現時則約佔1000元;但勤工獎屬「臨時措施」,隨時可收回。
另外,僱主在遲到扣錢的限制上亦愈見苛刻,由以往每月遲到上限120分鐘,減至近年平均60分鐘,甚至平均30分鐘。「每個月上班26日,除開了有多少?地舖尚好,若要等電梯就慘。」張麗霞認為在天氣惡劣等情况下,應酌情處理。
職工盟總幹事蒙兆達亦批評,僱主近年常稱外圍經濟前景不明朗,偏好改以花紅等獎金形式取代增加底薪,但此「彈性薪酬制度」對僱員不公平,「員工做好多年,基本底薪仍是那麼多」。他批評此制度「保障僱主,風險轉嫁員工」。
香港零售管理協會主席麥瑞琼表示,零售業僱主要求員工準時上班無可厚非,不希望市民因單一個案而一面倒指摘僱主無良。「若人人都遲到,還有誰開門做生意?」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