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民間促撤國教科 吳克儉避回應長青網文章

2012年07月26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2年07月26日 21:35
2012年07月26日 21: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社會各界對今年9月德育及國民教育科(國教科)踏入3年開展期質疑聲不斷,教育局長吳克儉昨日就五大質疑接受本報查詢時,指學校只需在新學年就該科展開校內討論及課程規劃,不用「硬推」,「學校可以完全不教這個科的內容,只要思考一下日後如何推行,已經符合教育局的要求」。不過,對於家長關注組、教協及學民思潮等要求全面撤回課程指引再諮詢,吳克儉昨未正面回應。


周日遊行主辦方 籲警勿用大支噴霧

另外,警方昨晚已就7.29大遊行發出不反對通知書。「民間反對國民教育科大聯盟」發言人沈偉男等6名代表昨午與警方會面,沈指申請遊行人數為1萬,實際人數當然「愈多愈好」,惟現階段較難估計。他表示,警方已同意開放維園至政府總部主要道路3條西行車線,但若遊行人數太多,盼警方願配合加開東行車線疏導。他又呼籲警方不要配備大支裝胡椒噴霧,「是次遊行絕對和平、理性,盼警方願承諾不使用武力」。


教育局去年5月為國民教育科課程指引諮詢4個月,修訂本在今年4月推出,但要求學校在9月便要進入3年「開展期」,小學在2015年要全面教學,中學則在2016年推行。近月教育局贊助的教聯會國民教育服務中心出版內容偏頗的《中國模式國情專題教學手冊》,即惹起「洗腦」質疑,令事件急速發酵成政治風波。


吳﹕不少校長教師有興趣試行

面對外界質疑課程指引諮詢不足及教材洗腦等,教育局長吳克儉昨接受本報查詢時逐點回應(見表)。他重申,過去數月已辦了5場諮詢會諮詢學界,共有1200人次出席,不少校長和教師都表示有興趣在9月新學年試行部分課時以累積經驗,局方下星期開始向各區家長會解釋。吳克儉指不肯定第一年有多少學校試行,日後會按學校和教師的實際需要提供培訓資助。


雖然教育局近一星期已努力解畫「撲火」,但教協、國民教育家長關注組及學民思潮等明顯「不收貨」,要求全面撤回課程指引再諮詢,擱置9月起實施的3年開展期。吳克儉對此昨未正面回應,但重申教局要「硬推」課程是誤解,因開展期內學校可動用53萬元津貼,先作討論、課程規劃和籌備教材等前期工作,「學校可以完全不教這個科的內容,只要思考一下日後如何推行,已經符合教育局的要求」。


稱官方教材8月底上載

對於內容偏頗的《中國模式》手冊,吳克儉指難代學校決定如何處理,學校可自行判斷。他透露,教局在8月底陸續在網站正式上載官方教材,包括小學適用的教案和簡報等。他指過去政府已有一些有關德育和國民教育的教材資源套,但要按最新課程指引整理,以趕及在開學前推出,供打算先行先試學校作例子,向家長詳細解釋學校如何開展這科目,以消除家長對洗腦教育疑慮。教局亦認為,所謂缺乏合適教材之說並不成立。


指學校錯誤理解「評核問卷」

對於課程評核問卷被指促使小學催谷學生認同購買國貨等以增「認同感」,吳克儉回應,有關問卷結果原意是作國際學術研究比較使用,每家學校學生是以不記名方式參與,教局不會蒐集使用,而學校自行以問卷表現評估學生愛國感,甚至納入校務報告跟進,是錯誤理解和使用這份問卷,教育局會提醒學校改正。他又慨嘆國民教育科變成政治爭議,一些有意啟動授課的學校,現在也不願意站出來公開表態,但私下仍支持教局繼續推動國民教育科。


明報記者

■明報報料熱線inews@mingpao.com/ 9181 4676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