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德盛﹕第三季買入良機長青網文章

2012年07月25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2年07月25日 06:35
2012年07月25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今年次季,內地國內生產總值(GDP)3年來首度跌穿8%,與此同時,人民銀行在1個月內兩次降息,不免令市場擔憂內地經濟加速放緩。德盛安聯高級基金經理鍾秀霞表示,相信今年第二、三季經濟增長將見底,惟因貨幣政策催谷經濟的作用已不大,回升幅度有限。她還指出,近期不少企業盈警,股價下滑,第三季可視為買入時機。


自去年12月至今,人行三度調降存款準備金率(RRR),兩次降息,並放鬆了存、貸款利率的浮動區間(見表)。鍾秀霞指出,去年12月央行首度調低RRR,市場反應正面,還樂觀認為政府出手有助經濟加速反彈。不過,當央行接二連三放寬貨幣政策,而經濟數據並未如預期般向好,市場反而悲觀認定,中央多次出手,證明內地經濟惡化板上釘釘。然而,在她看來,經濟之所以未好轉,在於央行調降RRR的措施幾乎沒發揮作用。


她稱,由於銀行增加了對企業貸款用途的管控,貸款企業旗下的項目公司不似以往可一次性獲撥一筆大額款項,令游資流回銀行體系再進入信貸系統的數量降低,市場流動性受抑制,從而抵銷了降RRR放鬆銀根的大部分作用。


下半年看好鐵路板塊

鍾秀霞續指出,6月以來降息的措施除了可以減輕企業財務負擔外,對整體經濟的影響力也有限。原因在於,不少行業產能過剩,很多企業的產能使用率偏低,反映它們還在消化庫存,故這些公司沒有借貸資金來增加產能或投資新項目的需求。另一方面,內銀的借貸文化通常是以國企、央企等大型企業為先,對申請借貸的中小企不予理會,服務於這些小企業的中小型銀行存款卻不足,又受制於75%的貸存比率監管限制,實際貸款能力有限。從新增貸款的結構來看,今年上半年,企業層面的新增貸款中短期貸款為1.77萬億元人民幣,長期貸款僅增加1.05萬億元人民幣,也反映出企業借貸主要為增加短期營運資金,而非投資於新項目。


正因如此,鍾秀霞預期,下半年政府會加快固定資產投資,與減息的舉措相配合,以「組合拳」推動經濟增長,料經濟可以溫和復蘇,GDP將重返8%以上。其中,她看好鐵路板塊的中長線投資機會,並強調此次並非是2009至2011年上半年高峰建築期的翻版,而恰恰建築於2011年下半年至2014年進入完成階段。另一方面,她指出中下游資源股基本面不佳,短期不宜投資,原因在於內地中下游資源公司相對於外國同行競爭力不足,且有悖於國家節能減排的需要,政策成本較高;此外,國內企業過剩產能尚需時日消化,資源需求不足。


盈警令股價補跌後 或可買入

從基金來看,近3年來中國股票基金整體跑輸大市,今年上半年更成為亞太區股票基金中為數不多的負增長類別之一。雖見及不少中資股估值吸引,但近期企業盈警潮一浪接一浪,投資者更為小心。


鍾秀霞指出,企業發布盈警往往是由於業績與市場預期差異明顯,其中部分原因是市場預期過高,因此中期業績盈警也有望令分析員對下半年企業利潤有更悲觀的預期,刺激股價補跌,加上經濟即將溫和回升,第三季或可視為不錯的買入時機。


明報記者 王小青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