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珠寶龍頭周大福(1929)以買賣金飾著名,不說不知,其實它的鑽石生意更大,目前已佔銷售額的一半。當中位於廣東順德的鑽石加工基地,一年加工量超過18萬卡,更是中國境內最大的鑽石加工廠之一。近日神秘的基地首次對媒體開放參觀,得以讓外界一睹周大福這個心臟部門。據現場所見,工場的保安未算嚴密,更與電影橋段中的高科技防盜手段相距甚遠。不過神奇的是,建廠年來,僅遺失過一顆半卡鑽石。
鑽石佔集團生意逾半
過往亦有多家外國的鑽石生產商或加工商對媒體開放,當中所見對員工的防範猶如防賊一般,所有員工的制服不能有袋、出入要經保安員搜身檢查等。不過,順德的周大福鑽石加工廠,看起來卻與一般的港資電子廠、製衣廠無異,員工制服竟然有多個袋口,在加工車間,員工亦跟其他工場般一排排地坐,差異的只不過是其他打工仔在車衣或嵌電路板,而周大福的員工則在專心於自己手頭的鑽石。
對於保安並未如預想般嚴密。鑽石廠的副經理許亨杰笑稱,「工廠對面就是當地公安局。」除此之外,生產的流程其實已有嚴格管控。廠內鑽石都被單獨放在一個紙包內,紙包上寫有重量、淨度、顏色等用以識別的資料,在加工環節中每經過一次人手,都要在總台做一次交收,因此即使負責兩個加工步驟的工人坐很近,也不能由一人直接交給下一人,而是中間必須經過一次交收,此外全廠每天還會進行兩次對貨。「所以這麼多年來,順德鑽石廠只遺失過一顆0.5克拉鑽石。」
經過多年發展,周大福的順德加工場更已成內地鑽石加工廠的龍頭。鑽石廠廠長張振宇表示,60年代初,周大福就在南非收購一間鑽石公司,藉此獲得全球最大鑽石原胚生產商DeBeers的配發專利權。「當時整個香港,在南非擁有鑽石牌的就周大福一家。到60、70年代,周大福鑽石入口量已經佔到香港的一半以上。80年代初,周大福在南非繼續擴充,增開一家鑽石廠,其後更是成倍成倍的擴張。」1988年,周大福在順德設立鑽石工廠,目前員工總數超過1750人。鑽石廠二期即將在今年下半年投產,屆時順德鑽石廠的規模將翻一番,員工人數升至3000人。
二期將投產 規模翻一番
「實際上5年以前,鑽石佔周大福首飾消費品的比重超過50%,但過去我們一直很低調。」張振宇說。
一顆鑽石石胚從抵達順德工廠,到最後變身為成品,中間過程需時約60天。石胚加工過程主要有7大步驟,包括原胚設計、鑽石切割、打邊、拋磨台面、拋磨亭部、車邊及拋磨冠部。在此過程中,鑽石每經過一次打磨,重量就少一些。一般情况下,石胚的可利用率為45%,其餘55%或被切除或在拋磨時變成粉末飄散到空氣中。以順德工廠處理過最大的一顆27卡梨形鑽石為例,其石胚原重70卡。
明報記者 李萌
鑽石佔集團生意逾半
過往亦有多家外國的鑽石生產商或加工商對媒體開放,當中所見對員工的防範猶如防賊一般,所有員工的制服不能有袋、出入要經保安員搜身檢查等。不過,順德的周大福鑽石加工廠,看起來卻與一般的港資電子廠、製衣廠無異,員工制服竟然有多個袋口,在加工車間,員工亦跟其他工場般一排排地坐,差異的只不過是其他打工仔在車衣或嵌電路板,而周大福的員工則在專心於自己手頭的鑽石。
對於保安並未如預想般嚴密。鑽石廠的副經理許亨杰笑稱,「工廠對面就是當地公安局。」除此之外,生產的流程其實已有嚴格管控。廠內鑽石都被單獨放在一個紙包內,紙包上寫有重量、淨度、顏色等用以識別的資料,在加工環節中每經過一次人手,都要在總台做一次交收,因此即使負責兩個加工步驟的工人坐很近,也不能由一人直接交給下一人,而是中間必須經過一次交收,此外全廠每天還會進行兩次對貨。「所以這麼多年來,順德鑽石廠只遺失過一顆0.5克拉鑽石。」
經過多年發展,周大福的順德加工場更已成內地鑽石加工廠的龍頭。鑽石廠廠長張振宇表示,60年代初,周大福就在南非收購一間鑽石公司,藉此獲得全球最大鑽石原胚生產商DeBeers的配發專利權。「當時整個香港,在南非擁有鑽石牌的就周大福一家。到60、70年代,周大福鑽石入口量已經佔到香港的一半以上。80年代初,周大福在南非繼續擴充,增開一家鑽石廠,其後更是成倍成倍的擴張。」1988年,周大福在順德設立鑽石工廠,目前員工總數超過1750人。鑽石廠二期即將在今年下半年投產,屆時順德鑽石廠的規模將翻一番,員工人數升至3000人。
二期將投產 規模翻一番
「實際上5年以前,鑽石佔周大福首飾消費品的比重超過50%,但過去我們一直很低調。」張振宇說。
一顆鑽石石胚從抵達順德工廠,到最後變身為成品,中間過程需時約60天。石胚加工過程主要有7大步驟,包括原胚設計、鑽石切割、打邊、拋磨台面、拋磨亭部、車邊及拋磨冠部。在此過程中,鑽石每經過一次打磨,重量就少一些。一般情况下,石胚的可利用率為45%,其餘55%或被切除或在拋磨時變成粉末飄散到空氣中。以順德工廠處理過最大的一顆27卡梨形鑽石為例,其石胚原重70卡。
明報記者 李萌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