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外資基金青睞港版A股ETF長青網文章

2012年07月23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2年07月23日 06:35
2012年07月23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跨境ETF(交易所買賣基金)冰火兩極,當在內地銷售的港股ETF遇冷之際,本港的人民幣A股ETF卻熱賣。目前,上周掛牌的華夏滬深300指數ETF(83188)反應頗佳,分銷商海通國際的副主席及行政總裁林涌對本報記者表示,海外機構投資者對A股ETF興趣大,尤其退休基金等長線基金更青睞該類產品,預料易方達、南方東英及嘉實的的RQFII(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ETF會先後批出。業內人士相信,追蹤A50指數產品的市場需求將最大。


40億額度ETF 外資購入居多

華夏滬深300指數ETF作為本港首隻RQFII框架下的A 股ETF 已在上周二正式掛牌,從產品獲批到掛牌需時不足3 星期,上市時市值已40億(人民幣.下同),可供認購額度僅剩10億。林涌形容,海外機構尤其是保險類基金、退休類基金等長線基金,在其全球資產配置,有一定配額須放在新興市場,A股ETF是其投資中國市場的較佳途徑,擁有人民幣的機構投資者則更有興趣購買。不過,A股ETF產品在分銷時,中資券商分貨較少,「正因為買家以海外機構為主,所以目前參與分銷華夏滬深300指數ETF的,基本為外資投行。」 林涌說。


據最新市場消息,另外3隻A股ETF將平均每月獲批一隻,分別追蹤中證100指數、富時A50指數及MSCI中國A股指數,各有50億發行規模。林涌預計,參與發行的3家基金公司,前後獲批的次序將是易方達、南方東英和嘉實。


券商界表示,南方東英發行的A50指數ETF與目前最受海外機構歡迎的X安碩A50中國(2823)具有相同投資目標,但後者為合成ETF產品,需借用QFII額度,手續費較高,且要換匯,相較之下喪失成本優勢,相信南方A50 ETF批出,必受追捧。


匯豐晉信基金管理總經理李選進在上海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就說,X安碩A50中國借用額度的手續費至少1個百分點以上,故RQFII ETF的成本優勢可直接轉化為價格優勢,且有中央政策支持。不過,海外投資者除了有價格要求,還關注ETF產品的規模、流動性以及追蹤指數的能力,安碩A50則具備後兩個條件,因此長期溢價,市場需求高。


明報記者 張聞文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