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書展直擊 青年記者初體驗長青網文章

2012年07月22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2年07月22日 12:00
2012年07月22日 12:00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香港政府新聞網】
     香港青年協會和香港貿易發展局合作,首次於今年的香港書展場內,設立「M21青年新聞中心」,招募逾百名中學生和大專生擔當青年記者,以香港書展為題,即日製作新聞短片,親身體驗記者的工作。

 

     參加者早前已上了八至10堂基本理論課,由在職前線記者和專業導師提供培訓和指導,但實戰當日,整個採訪流程,包括擬定問題、訪問、拍攝、撰稿、錄音和後期剪接,都由青年記者一手包辦。

 

     為了讓他們體驗「趕死線」的壓力,青年新聞中心設有剪接和直播器材,並於書展期間,一連七天每晚6時正,在u21.hk網站進行網上直播,由青年記者擔任主播,報道當天製作的書展新聞故事。

失敗乃成功之母

 

     其中一組成員要採訪書展內新設的電子書架,透過「面容辨析」向讀者推薦合適的書籍。採訪了約十五分鐘,他們便發現攝錄機的電量不足,需跑回數百米外的新聞中心取電池。有組員抱怨攝影師的技術欠佳,其他組員只好相勸大家不要爭執,原本的採訪工作竟變成了調解工作。

 

     另一組全是同班同學,理應有一定默契,但同樣不太協調。第一次當記者的男同學坦言發問時信心不足,「嚇怕」了受訪者。他們要找出書展內最受歡迎的攤位,左顧右盼之下,終於發現一個人龍橫跨大半個場館的攤位,以高角度拍攝人龍長度,由龍頭走至龍尾,才發現原來沒有按下攝錄掣,不僅白行一趟,還得重新拍攝。

 

     暑假後升讀中六的關錦欣,有志將來當記者,她在這次活動中除了採訪,還有機會當主播,但體驗過後,才知自己低估了採訪工作的難度。「新聞報道不是只由主播讀出來,而是團隊合作的成果。」

 

逼真體驗促成長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完成採訪後,緊接下來的是寫稿、錄音和後期剪接等工作,一眾年輕記者在青年新聞中心埋頭苦幹,各組陸續完成新聞短片,見證合力製作的新聞故事準時在直播節目中順利「出街」,有組員不禁興奮得歡呼起來。

 

     青年新聞中心的設立,為一群青年記者提供了一次真實的採訪工作體驗,在活動中擔任採訪主任的黎詠欣形容,參加者在短短數小時內「迅間成長」,由起初迷惘失措,到後期十分認真。「無論將來是否當記者,今次的體驗都有助他們成長,如何應付趕「死線」的壓力,更重要是學懂如何與別人溝通。」

 

     香港青年協會總幹事王䓪鳴在青年新聞中心運作首天,到場為一眾青年記者打氣。她說,書展是青年人感興趣的題目,因此今年這個新設的活動,報名情況十分踴躍,她期望參加者在一連七天的書展,以青年人的角度出發,發掘更多生動有趣的故事。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