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港交所不宜看得太淡長青網文章

2012年06月22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2年06月22日 06:35
2012年06月22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昨天慧雅談及港交所(0388)購入倫敦金屬交易所(LME)這充滿爭議性的世紀交易。


基本上,這交易爭議的重點之一,是價錢是否過高。毋疑,相對於LME的過往盈利而言,港交所所付的價錢是天價。不過,倫敦金屬交易所是一正在轉型的公司。這價錢貴與不貴,是要相對於倫敦金屬交易所的盈利潛力。目前而言,我們可以說LME的盈利潛力應仍未完全發揮。相對於全球金屬交易的總額,以及它的市場地位,LME以往的盈利是有點微不足道,金屬交易是一大生意,牽涉金融是以萬億美元計算,但它的盈利只是得1000多萬港元,可算是不成比例,這究竟是反映着什麼?


LME盈利改善空間大

一直以來,倫交所的主要客戶都是它的股東,它的股權是甚為分散。我們似乎有理由相信,以往LME追求的,可能純粹只是收支平衡和有足夠現金支付基本資本性開支,因此其收費相信是遠為落後於同儕。LME是有相當大的盈利改善潛力,但這執行過程需要的時間,不是一兩年內的事,港交所對這單交易的承諾,是兩年內不會再提價,因此在未來兩年,港交所的盈利會在一定程度上會受到利息和其他支出影響。不過,這牽涉的支出僅數億元,只要香港的每天成交作一些改善,要抵消有關支出並不是怎麼困難。


值得留意的是,中港兩地一直研究小直通車,這小直通車的開車時間,最快可能在一兩個月便開始,而一旦港股成交上升,港交所應可顯著受惠。港交所今天的情况可能是蛻變的前夕,不宜看得太淡。


施慧雅

mscya88@yahoo.com.hk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