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地方頻踩界 樓市博弈趨激烈長青網文章

2012年05月14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2年05月14日 06:35
2012年05月14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上周,江蘇揚州市財政局、房管局聯合發出通知稱,從今年7月1日起的一年內,購買相應標準的成品住房,最高可獲得房屋合同價款千分之六的政府獎勵,市場熱議揚州正在變相托市。在樓市、土地交易遇冷的背景下,地方政府財稅收入銳減,多個地方政府「蠢蠢欲動」,急切地為樓市調控政策「鬆綁」。隨着樓市全面調整,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房企、銀行、仲介等多方博弈加劇,調控面臨更大考驗。


土地交易遇冷 地方財政壓力增

受嚴厲的調控政策影響,內地樓市交易量和房價全面下滑。非官方資料顯示,內地100個主要城市平均房價已連續8個月下滑。官方資料也顯示,房地產開發投資和貸款增速均大幅回落,個人購房貸款連續23個月下滑,房價下降的城市逐漸增多。


土地市場也在降溫,今年第1季度,內地主要城市土地供應量環比下降超過三成,綜合地價環比持平或下降的城市超過四成。深圳、杭州、南京、青島、北京、廈門等地綜合地價均低於去年。土地交易量和土地出讓金收益的減少,直接影響地方的財政收入,「救市」呼聲此起彼伏。


去年10月11日,廣東佛山市對外宣布放寬樓市政策,當晚即被叫停;今年2月9日,安徽蕪湖市稱對2012年在市區購買自住普通商品住房的,給予免繳契稅的補貼,3天後宣布暫緩執行;2月,上海市房管局稱,外地戶籍居民只要持長期居住證滿3年的,就可享受上海戶籍居民同等購房資格,可購買第二套房,一周後,上述說法被「糾正」。


中央明確表示房價不穩調控絕不放鬆,但樓市降溫、土地出讓金縮減及關聯產業的低迷,地方政府壓力愈來愈大,「保增長」再成部分地方首要任務,在此背景下,堅持調控力度和方向,防止調控半途而廢顯得尤為關鍵。


政策或「微調」 鼓勵自住需求

不過在繼續嚴厲調控的主基調下,樓市政策已出現些微變化。據透露,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部門正醞釀支援普通商品房建設、供應的相關政策,並要求地方政府加快普通商品房的審批和供給。目前內地多個城市放鬆了公積金貸款、開始首套房貸利率優惠,針對首套房的政策傾向愈加明確。


業內人士指出,房地產相關政策儘管未明言放鬆,但實際上這種結構性放鬆,是一種「潤物細無聲」的放鬆。未來一段時間,樓市高壓態勢仍然持續,房地產市場量、價料將繼續調整,樓市限購、限貸等行政色彩較濃的調控手段暫時不會取消,但增加普通住房供應,保護自住型購房需求的傾向會愈發明顯。


馮其十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