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譚木匠在港推動慢生活長青網文章

2012年05月14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2年05月14日 06:35
2012年05月14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香港目前的上市公司數目超過1500家,其中可能沒有太多人留意到,有一家專做手工木梳、市值僅為11億元的企業——譚木匠(0837)。「香港比較快節奏,你們關心的很多是數據、指標、金錢這些東西。」公司創辦人及董事長譚傳華上周與媒體見面時強調,公司從不將盈利作為首要目標,「我希望譚木匠是個有意思、有味道的公司。」


租金昂貴 港業務錄虧損

譚木匠去年全年收入增長28.8%至2.4億元(人民幣.下同),純利上升41.6%,至9360萬元。全球總店舖數目淨增加239間,至1332間(其中1315間位於中國內地)。然而,公司設於香港的7家自營店卻處於整體虧損,其中位於銅鑼灣的一家門店因所處地段加租幅度過大,已於今年首季結業。


港節奏急速 盼宣傳「慢生活」

被問到譚木匠溫和的企業文化和軟性的銷售目標是否不適應香港的快速步伐,譚傳華表示,「慢」是一種彌足珍貴的品質, 公司不僅無意對此加以改變,反而正準備展開名為「香港慢生活」的新一輪宣傳。「我們打算每個香港的門店放一個口號:香港人,慢一點。」


譚木匠這家用譚傳華自己的話說是「像蚊蟲一樣(小)」的精品木梳製造企業,創立於1993年。除產品特殊外,公司更與眾不同的地方在於其聘用的985名員工之中,有355名為傷殘人士(數目截至去年底)。更鮮為人知的是,譚傳華本人在少年時期便因一場意外失去右手、落得終身殘疾,但卻一直未放棄成為藝術家的夢想,在先後涉足水泥板、絹花、木雕等製造工業後,最終從小小木梳上得到靈感、成功創業。


品牌忠誠度高 提升毛利率

據公司同事透露,在企業剛有初期財富積累的時候,董事長一度對房地產業動過心,不過他最後還是決定,專注地把梳子做得更深、更透,甚至連上市籌集資金之中本打算用於投資家具生產的部分都決定放棄。「我們不想做大企業,做好企業就行了。」


譚傳華坦言,要對股東作出交代,賺錢是不可推卸的責任。「但是我發現,不把錢放到第一位,但我也賺得還可以。」過去3年,譚木匠營業額複合增長率為30.9%,除收入增加外,毛利率在過去兩年分別提高2.4及5個百分點,在去年年底達到68.4%。譚傳華表示,毛利率高是因為顧客對譚木匠品牌較高的忠誠度,「我們不是賣梳子,和星巴克一樣,賣的是文化」。


據統計,去年公司產品平均售價增幅約為24%至26%,主要源於禮盒類別的高價、高毛利率新產品銷售比率增加,目前客人的單次平均消費約為186至210元。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