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近年國際鐘表和時裝品牌蜂擁來港搶灘,本地大型零售商如莎莎和佐丹奴亦被逼遷。批發及零售界立法會議員、自由黨方剛接受本報專訪時指出,面對國際品牌來港搶舖,本地品牌根本無機會發展,加上舖租動輒佔成本四成,是業界在最低工資和標準工時等問題外最大隱憂,「中小企賺好少,風浪大一點就做不住」。
方剛指出,政府過往以信奉自由經濟為由,不處理零售業租金貴的問題,不但令中環、灣仔和尖沙嘴等黃金地段舖租如脫韁野馬,連帶部分新界商場如粉嶺、屯門和上水等地租金亦被推高。
國際名店湧港 推高租金
他批評政府「拿着地皮不放」,令中小企生存空間愈來愈窄,「旅遊業不好時,政府批地起酒店,也會批地起A級寫字樓,卻從無聽過政府批地做商場、發展零售業……全部任由國際品牌搶位,本地品牌無機會發展……中小企無打算租一線地方,租也是租三四線的,但你看現時賣普通東西,例如賣文具,可以去哪裏賣?」
受惠自由行,外國品牌以重金攻勢「搶舖」不時發生。美國時裝品牌Forever 21去年進軍香港,即以月租1100萬元取代在銅鑼灣京華中心落戶近5年的佐丹奴,開設5層巨型旗艦店。該舖位的呎租逾200港元,是Forever 21全球近500家分店中最高。
化妝品專門店莎莎在銅鑼灣金朝陽中心地下的分店,租約未滿已被名表品牌歐米茄(Omega)搶位,月租達900萬元。莎莎位於廣東道的分店,則被另一名表品牌勞力士(Rolex)「攻佔」,月租達700萬元。
盼新政府開拓更多零售點
中原(工商舖)商舖部董事黃偉基表示,最近兩年外國名牌湧港爭位現象普遍,令銅鑼灣希慎道、羅素街等旺地,無論新租和續租,升幅都很驚人,「有些租金是以前兩三倍」。若外國牌子和本地牌子競爭,前者因廣告效應,大多數會爭贏,「業主希望有靚品牌落戶,勞力士和莎莎比較,勞力士交租都隱陣些」。他預期,租金水漲船高的情况仍會持續。
方剛期望新一屆政府開拓更多零售點,例如候任特首梁振英有意在新界北部建酒店,可考慮在酒店旁興建特賣場和跳蚤市場,紓緩本港舖位緊張情况。
明報記者 梁家欣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