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昨日母親節,不少子女與媽媽慶祝共敘天倫,不過青協昨公布的親子衝突調查卻顯示不少親子關係隱憂。調查訪問逾6000名中學生,近半學生表示每周最少與父母發生一次衝突,主要原因卻非讀書成績,而是子女沉迷上網和打機。青協的親子衝突調解中心指出,子女在衝突中往往不懂處理,猶如「憤怒鳥」般駁嘴亂發脾氣,中心呼籲家長及子女均要「停一停、諗一諗」,以免加劇衝突。
青協轄下的親子衝突調解中心,去年9月至今年4月收集了6294名中學生問卷,調查結果發現47%中學生每星期至少與父母發生一次衝突,每日至少一次者亦高達17%,令人關注。
八成人錯誤應對衝突
當被問及面對衝突時的處理方法,只有兩成中學生以有商有量的方式向父母表達意見,其餘八成分別以表面妥協、勉強接受、駁嘴及「扮聽唔到」等方式應對(見表)。
調查結果顯示,發生衝突通常與上網及打機等問題有關,而學業及升學問題則排第四。衝突調解中心單位主任韓曄分析,現今青少年沉迷網上世界,「對比10年前,青少年和父母的溝通媒介真的不同了,現時青少年流行上網及facebook,家長(對新媒介的了解)尚未夠多夠快。面對面溝通,子女反而配合不了,這時就出問題」。
駁嘴手指指最危險 或釀家庭暴力
韓姑娘指子女以「憤怒鳥」(即手指指、粗言穢語及駁嘴)的方式處理衝突最危險,容易小事化大,「當子女同父母雙方都控制唔到情緒,很容易會出現家庭暴力」。
家長:洗澡打掃冷靜自己
育有3名子女的鄧太稱與子女發生衝突會去洗澡及打掃令自己冷靜,笑言這方法很好,可以控制情緒。她最怕的是,「佢(子女)又『憤怒鳥』,我又『憤怒鳥』,最好就係即刻走去沖涼,冷靜自己」。
明報記者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