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40歲的阿瑛,6年前誕下首胎後便患上產後抑鬱,卻要獨力撫養兩名分別患自閉症及過動症的女兒。女兒不時在街上失控吵鬧、扯衫嚎哭,但她深信孩兒只要有人扶一把,同樣可以健康成長,「看到她們的進步,便是最好的母親節禮物」。
曾患產後抑鬱 獨力湊兩女
阿瑛的長女茵桐,4歲時確診患專注力不足過動症,一天到晚如鸚鵡學舌不停說話,又愛跑來跑去,又會突然情緒高漲,在街上大笑大哭。妹妹靜儀則患自閉症,她每次到餐廳都要拿一支飲筒和一張紙巾。有一次阿瑛不小心扔掉靜儀的紙巾,到離開餐廳時靜儀突然哭個不停,且愈哭愈大聲,全家餐廳的人都盯着她們。阿瑛想了很久才醒覺,女兒是為了那張被棄掉的紙巾,她沒法找回那張紙巾,只能一家人呆坐街頭,任由靜儀嚎哭。
長女話不停 幼女極偏執
當時5歲的茵桐嚇得愣住,不停問為何妹妹會這樣?阿瑛有氣無力說﹕「你有時候也會啊,媽媽便這樣被人看……『媽媽,我也不想,我控制不了自己……』」話說至此,阿瑛不禁哽咽落淚。
「她(茵桐)的天分其實很高,只要有人扶她一把,她可以比其他小朋友發展得更快。」雖然兩女很難照顧,但她看到更多的是女兒的優點。茵桐語言天分高,「10個月便能字正腔圓地說『Come on baby』。同時她十分喜愛畫漫畫,今年才6歲,畫憤怒鳥(Angry Bird)能畫得很逼真」。
接受訓練 過動女兒改善溝通
今年初,茵桐獲關愛基金資助到協康會天平中心接受訓練。眼見女兒組織能力及溝通能力有所提升,阿瑛很欣慰。她不期望子女將來有什麼成就,只願她們健康快樂地成長。「看到她們天天進步,便是最好的母親節禮物。」
明報記者 余卓善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