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中國
詳情#
【明報專訊】內地有傳媒和網友高聲喊「打」,但內地學者認為,中菲的行為均未達到軍事衝突底線,包括不先插國旗、不先打第一槍,所以不會爆發軍事衝突。
軍事學者、上海政法學院政治學系教授倪樂雄稱,1974年中越西沙之戰,南越政府是因收到美艦後「態度囂張」而被打,中國一併收回其佔領的所有西沙島嶼。1988年的中越海戰,中國在南沙樹立74號界標,越方也派兵前往,雙方對峙一個半小時,中國士兵試圖拔去越南國旗,終致擦槍走火,「菲律賓肯定是研究過兩次細節,一直未做出觸碰中國底線行為」。
開戰機率僅30%
「很明顯,在不發生軍事衝突的前提下,雙方有默契盡量各顯神通。」倪樂雄說,現在兩國均未插國旗,菲律賓也不敢對漁船開槍,「當前的挑釁還可以容忍」。
鳳凰衛視則引述北京軍事評論員張召忠說,打的機率僅有30%,還有30%的可能會用經濟制裁手段,剩下40%以政治外交方法解決。
明報記者
軍事學者、上海政法學院政治學系教授倪樂雄稱,1974年中越西沙之戰,南越政府是因收到美艦後「態度囂張」而被打,中國一併收回其佔領的所有西沙島嶼。1988年的中越海戰,中國在南沙樹立74號界標,越方也派兵前往,雙方對峙一個半小時,中國士兵試圖拔去越南國旗,終致擦槍走火,「菲律賓肯定是研究過兩次細節,一直未做出觸碰中國底線行為」。
開戰機率僅30%
「很明顯,在不發生軍事衝突的前提下,雙方有默契盡量各顯神通。」倪樂雄說,現在兩國均未插國旗,菲律賓也不敢對漁船開槍,「當前的挑釁還可以容忍」。
鳳凰衛視則引述北京軍事評論員張召忠說,打的機率僅有30%,還有30%的可能會用經濟制裁手段,剩下40%以政治外交方法解決。
明報記者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