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買機構股贏面較高長青網文章

2012年05月10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2年05月10日 06:35
2012年05月10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昨天慧雅提到,對於投資非機構股票,普羅大眾是沒有什麼優勢,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普羅大眾是在明,但對手就在暗,這樣的遊戲,本質上就對普羅大眾不利,有些普羅大眾能在一段時間內有些「斬獲」,原因可能是因為有另一批普羅大眾更加勇或甚至愚笨。慧雅不敢斷言普羅大眾不能在這類遊戲上致勝,但就覺得它們要承受的風險與收益不成比例,不見得是明智之舉。


市場選擇多 犯不上買莊家股

從某角度看,有關遊戲有點像「請君入甕」,它似乎是由有關人士撩起資金不斷湧入,情况有點像鼎鼎大名的「龐氏騙局」,一旦新錢湧入的速度減慢,甚或撤走,有關股票的上升動力便無以為繼,它亦可能要在短時間內面對龐大沽壓。基本上,股票的價格是取決於供求。由於大股東與有關人士通常已控制了不少公司重大的股權,因此他們的取態不宜輕視。值得留意的是,若大股東希望其持有的股票價格上升,他們未必可以做到,但若他們想股票價格向下,卻甚為容易。若有關人士有心做淡,希望在散貨之後可在低位買回,外人是很難與之對抗的。正所謂君子不立危牆之下,慧雅認為既然可供選擇的公司多的是,大眾犯不上冒這些風險。


值得留意的是,相對而言,機構股票的價格變化較為有迹可尋,這亦是為何慧雅一直推介有穩固根基的大公司。另一方面,香港亦有一些公司沒有大股東,港鐵(0066),港交所(0388),領匯(0823)等都是一例。慧雅認為大眾可較留意這些公司。


施慧雅

mscya88@yahoo.com.hk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