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引來環球各大交易所爭購的倫敦金屬交易所(LME)昨日截標,港交所(0388)行政總裁李小加首度就競投開腔,聲言「對這次收購有信心」,並會考慮任何集資形式。市場人士指出,以港交所股本權益約104億元、是次收購或涉200億元資金,港交所難單以舉債應付,一旦中標配股抽水勢在必行。
LME行政總裁Martin Abbott日前在新加坡表示,價錢非賣盤唯一考慮,而入圍最後4強的港交所、紐約泛歐交易所、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及洲際商品交易所(ICE)可謂各出奇謀,彭博通訊社昨日便引述消息人士報道,紐約泛歐交易所擬保留LME公開喊價的傳統,意圖打「溫情牌」取勝。
港交所董事會在昨日的會議上討論收購LME的個案。李小加昨日於董事會會議後會見傳媒,指過去幾年在收購中未能成功,是因為交易所未找到明確的戰略意義和給予對方的戰略價值,因此一直按兵不動。不過,若找到能夠有價值的收購項目,港交所就會考慮。
倘集資 所有方式均會考慮
李小加表示,港交所的核心競爭力是作為中國與國際走在一起的橋樑,這次爭取收購LME能夠體現並提升港交所的價值。而全球領先的交易所都參與這次競購,證明「英雄所見略同」。被問及港交所對是次收購有沒有信心,他微笑數秒後回答「當然有信心」,而且若有集資需要,任何方式都會考慮。
對於市場認為收購價昂貴,他反指「若價格過高就只會剩下一個參與者,但現時還有4家交易所競爭」。他又表示,留意到分析員非常了解港交所,卻不甚了解其他參與者,因此希望在收購項目的出價及估值上,能盡量做到「知己知彼」,而且還要「看今天,想明天」,提前為明天的事設想。
早前市傳收購價約為10億英鎊(約127億港元),但近日估值愈傳愈高,美資投資銀行Keefe, Bruyette & Woods指LME估值或超過200億元。
單靠借貸融資 負債率將極高
根據港交所昨日公布的最新業績,截至今年3月底,其每股資產淨值為9.59元,按交易所已發行股本約10.799億股計算,即總股本權益約104億元。雖然李小加早前曾表示港交所「零負債」,舉債空間甚大,但市場人士指出,倘若交易所單純以銀行貸款應付收購作價,則交易所負債率將變得極高,估計該公司不會全數用銀行貸款支付交易。
換言之,港交所一旦抱得美人歸,配股融資勢在必行。早前市場傳出,港交所正尋求10億美元(約78億港元)銀行備用信貸,而交易所在上月舉行的股東會上,通過一般授權將發新股上限由往年的5%上調至10%。
明報記者 毛婷婷、廖毅然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