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在仍然不明朗的外貿環境下,小批量訂單幾乎已成貿易主流。日前於廣州結束的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廣交會),統計數字便顯示中短期訂單佔比居高不下;整個展覽的成交訂單中,6個月以內的中、短訂單比例達到86.3%,長單僅為13.7%。反映出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採購商落單謹慎,而出口企業擔心原材料價格、匯率波動,亦不敢接長單。
另一關注點是,今屆廣交會累計出口成交只有360.3億美元,比上屆下降4.8%,其中歐盟無論是採購商和成交金額均下降,降幅分別為15.5%和5.6%;受美國就業形勢嚴峻影響,美國方面的成交金額亦下降8.1%。
經濟不明朗 買家傾向落細單
回看2008年金融海嘯爆發後,廣交會曾試過連續兩屆成交額負增長,而最近三屆成交總額亦呈現持續下滑趨勢(詳見表)。市場信心不足,未來一段時間細訂單仍會主導着外貿市場。
因應這種新情况,香港貿發局從今年4月開始,先後於電子展、家品展及禮品展加設了「小批量採購專區」,其中頭兩次展覽,專區共吸引到約3.5萬名買家。
另一關注點是,今屆廣交會累計出口成交只有360.3億美元,比上屆下降4.8%,其中歐盟無論是採購商和成交金額均下降,降幅分別為15.5%和5.6%;受美國就業形勢嚴峻影響,美國方面的成交金額亦下降8.1%。
經濟不明朗 買家傾向落細單
回看2008年金融海嘯爆發後,廣交會曾試過連續兩屆成交額負增長,而最近三屆成交總額亦呈現持續下滑趨勢(詳見表)。市場信心不足,未來一段時間細訂單仍會主導着外貿市場。
因應這種新情况,香港貿發局從今年4月開始,先後於電子展、家品展及禮品展加設了「小批量採購專區」,其中頭兩次展覽,專區共吸引到約3.5萬名買家。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