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國金二期電梯意外中,吊起約56樓高(約250米高)的限速器鋼纜突然飛墜槽底打傷3名工人,理工大學機械工程學系工程師盧覺強指出,假若跌下來的鋼纜長250米,料重175公斤,保守估計着地時時速達178公里,撞擊力可達1.7噸,被擊中工人能生還已屬萬幸。他懷疑鋼纜飛墜可能是換纜時連接新舊纜的接駁位做得不夠牢固,以致新纜被吊起時接駁位鬆脫。
安全帽難抵如此重擊 料非擊個正着
意外中電梯工人因戴了安全帽卸走鋼纜部分衝力而大難不死,但盧覺強稱,相信另一主因是鋼纜非正面擊中傷者。理由是安全帽一般只能承受約40焦耳的能量(約等如一個螺絲批從20米高飛墜而下的衝擊力),但上述鋼纜從250米高空飛墜的衝擊力卻比這大上5000倍,可達1.7噸,非安全帽可抵擋得住。
盧覺強認為要避免類似意外重演,在吊起新鋼纜更換之前,新舊鋼纜之間的接駁位應以大量幼鐵絲分幾個部分綁緊,這樣做會較僅使用「纜夾」安全。另外若情况許可,維修工人站在槽頂機房換纜,應較在槽底來得安全,因即使換纜時鋼纜意外折斷墜下,也不會波及工人。
安全帽難抵如此重擊 料非擊個正着
意外中電梯工人因戴了安全帽卸走鋼纜部分衝力而大難不死,但盧覺強稱,相信另一主因是鋼纜非正面擊中傷者。理由是安全帽一般只能承受約40焦耳的能量(約等如一個螺絲批從20米高飛墜而下的衝擊力),但上述鋼纜從250米高空飛墜的衝擊力卻比這大上5000倍,可達1.7噸,非安全帽可抵擋得住。
盧覺強認為要避免類似意外重演,在吊起新鋼纜更換之前,新舊鋼纜之間的接駁位應以大量幼鐵絲分幾個部分綁緊,這樣做會較僅使用「纜夾」安全。另外若情况許可,維修工人站在槽頂機房換纜,應較在槽底來得安全,因即使換纜時鋼纜意外折斷墜下,也不會波及工人。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