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心臟支架集各家大成長青網文章

2012年05月07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2年05月07日 06:35
2012年05月07日 06:35
新聞類別
健康
詳情#

【明報專訊】不少心臟病人需要透過植入支架醫治心臟病,但現時主要3種支架技術各有缺陷。香港心臟專科學院近期將德國專家一項最新心臟搭橋技術引進香港接受臨牀測試,新的「Combo」雙療法支架可減少血管增生和血液凝結,只有5.2%病人手術後要重新植入。新支架將於今年底前在港推出,價格與舊式相若,每條約2萬元。


價格與舊式相若 每條約2萬元

香港心臟專科學院院長王國耀表示,目前有3種常用支架醫治心臟病,第一代的「裸金屬支架」以不鏽鋼或鈷鉻合金製成,病人復發率約25%,但植入後血管內壁會受損,傷口癒合過程令血管增生,反而收窄血管。


王國耀續稱,約10年前引入的「藥物塗層支架」,以支架上的藥物減少血管內膜增生,但血管內血液容易凝結,造成血塊堵塞血管,要服用俗稱「薄血藥」的抗血小板凝集藥物最少一年;直至2009年推出的「生物工程支架」,以一種抗體覆蓋支架,減低血栓的發生率,服用薄血藥的年期也減至30日,不過血管損傷後的增生情况比藥物塗層支架嚴重。


由於目前支架各有缺陷,王國耀指新一代支架的臨牀測試於2010年在世界各地展開,為期9個月,其中31名病人來自香港。負責研究的德國醫生Michael Haude表示,測試結果顯示新一款名為「Combo」的支架,可集合藥物塗層和生物工程兩款支架的優點,同時減少血管增生和血液凝結。王稱,Combo支架與藥物塗層支架同等安全而有效,而手術後需重新植入者只有5.2%,比藥物塗層支架的9.5%低。不過他補充,只有183名病人參與研究,未能肯定重新植入率較藥物塗層支架低。


5.2%重新植入 較舊架低

藥廠OrbusNeich亞太區市場推廣總監吳愷樺稱,Combo支架已完成臨牀測試,待歐盟檢定後即可推出,料今年底前病人可到香港的私家醫院植入,與馬來西亞同是亞洲最早推出的地區。至於公立醫院則要待醫管局批准,暫未知推出日期。她表示,新支架價格與藥物塗層支架相若,每條約2萬元,估計手術費用為10多萬至數十萬元不等。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