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打靶」比率達七成長青網文章

2012年05月07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2年05月07日 06:35
2012年05月07日 06: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俗稱牛熊證的投資結構性產品由2006年開始在香港買賣,投資者權益關注組引述港交所資料,發現牛熊證的上市數目由06年的391個急劇上升至09年超過8000個,而強制收回﹙俗稱打靶﹚的牛熊證總數佔同年新上市的百分比達七成,關注組要求有關當局加強監管,並勸喻投資者不要買賣牛熊證。


近回收價牛熊證愈來愈多

AMTD證券及財富管理業務部總經理鄧聲興分析,近年市場波幅較大,而且市場推出愈來愈多接近回收價的牛熊證,故出現打靶的情况會較往年多。他指買賣牛熊證的風險的確比正股高很多,強調投資者要了解牛熊證的槓桿性及時間性,「不可以用買正股的心態去買牛熊證,因牛熊證輸10%已經等於輸晒所有本金」。


「輸10%等於輸所有本金」

港交所上月中公布調查,指215萬投資散戶中有10%曾投資窩輪或牛熊證,估計全港有約22萬投資者在去年曾投資窩輪或牛熊證。關注組召集人陳仲翔表示,強制收回﹙俗稱打靶﹚的牛熊證總數佔同年新上市的百分比達七成,即是每4隻牛熊證就有3隻會被強制收回,反映散戶買賣牛熊證獲利的成功率甚低。他指現時發行商毋須為牛熊證提供抵押品,擔心類似「雷曼事件」的情况會再次出現。


關注組指目前市場牛熊證份額最大的幾間銀行都屬歐資銀行,陳仲翔擔心一旦歐債危機惡化,發行商信貸狀况發生劇變甚至出現違約情况,有可能出現類似「雷曼事件」的悲劇。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