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港零售業見證中國崛起長青網文章

2012年05月07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2年05月07日 06:35
2012年05月07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一如2月時本欄提出,根據本行劉利剛博士的研究,每逢中美兩國領導見面以前,人民銀行一般會開出較強的中間價。上周三,人民幣中間價6.267,成歷史新高。


上月初,人民銀行把跟美元的兌換交易區間擴大,很多人以為人民幣長期升值的政策告一段落,其實不然,人民幣還是在升值的軌道,只是中間的波動較大,彈性較強。我們維持人民幣兌美元匯價的預測,預計今年全年升值2%至3%左右。人民幣的價值走強,其影響力不僅在貨幣市場。其對實體經濟的影響更大.作為中國經濟的一部分,香港的改變就是最佳例子,可以供學界最有力的參考。


舉一個例子,10年以前,「跨境消費」一詞是指香港人在深圳消費。10年以後,整個定義完全改變過來。大陸遊客成為了香港零售業和相關服務業的主要成長動力。2011年,大陸遊客消費總額達1470億港元,相當於香港零售總額的36.3%。10年以前,該比例為9.5%。與過去10年相比,銷售人員和餐廳職員的普通話更加流利。2003年7月大陸居民可以個人赴香港旅遊以後,該現象愈加強烈。


人民幣持續升值 強化內地人購買力

香港的零售業見證了中國的崛起。中國經濟以平均每年10%的速度成長,造就了一批富裕的客戶,希望在香港進行高檔購物。事實上,隨着2005年匯改以後人民幣的升值,大陸居民的總體購買力都有所增強。2005年4月,1港元兌1.06人民幣。而目前1 港元僅能購買0.81人民幣。這意味着以人民幣定價,香港的物價在過去5年中下降了。


如果人民幣保持強勢,即使不升值,香港這座城市的零售將持續得益於購買力的大量湧入。


儘管成長率因為較高的基數會有所下降,但2012年下半年大陸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則將繼續推動香港的本地零售業。長期而言,香港可以通過保持產品和服務的標準和質量,以及吸引國際品牌入駐,來延續跨境購物潮。


另外一個不用多提的改變是香港的樓價。每當一般分析指中原城市指數破九七高位時,筆者的回應是,今時不同往日,人民幣兌港元的匯價足足升值了四分之一。除非香港限制來自北方的購買力,或這只提供給本地居民的公共房屋能完全滿足本地居民,香港的樓價還是會根據經濟定律,得到北水的灌溉。


楊宇霆

ANZ 澳盛銀行 大中華高級經濟師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