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北京聞風﹕中韓漁業糾紛頻生 或挑民間對立情緒長青網文章

2012年05月04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2年05月04日 06:35
2012年05月04日 06:35
新聞類別
中國
詳情#
【明報專訊】去年12月中國漁民刺死韓國海警風波未平,4月30日又發生一宗中韓漁業糾紛。據韓國傳媒報道,韓國4名執法人員在衝突中受傷,9名中國船員被拘。下周三(9日),韓國總統李明博將訪問北京,會晤胡錦濤主席,雙方將就成立政府間機構定期對漁業糾紛問題討論對策達成協議,兩國海警及農林水產相關官員將參與。分析指出,漁業糾紛頻生,不僅加劇民間對立情緒,更令中韓外交關係受損。


近10年,中韓漁業糾紛有愈演愈烈之勢。韓國海洋員警廳統計顯示,2001年至2010年間,韓國海警共計扣留3808艘「非法作業」的中國漁船,僅擔保金一項即達294億韓元(約合1.71億元人民幣)。近兩年數量雖有所下降,但衝突升級,對立尖銳。


「酌情關照」協定淪空談

韓國逮捕9名中國漁民的消息再次掀起中韓民間對立情緒,韓媒描述中國漁民如何「兇殘」「野蠻」。但內地傳媒引述被扣中國船主的描述卻大相徑庭,他指韓國執法人員先動手,中國漁民才還手。在內地互聯網上,充斥着辱駡韓國的聲音。


今年是中韓建交20周年,兩國政府有意藉此營造友好合作氣氛,特別在棘手的漁業糾紛方面,均希望能得到有效解決。4月初在山東青島召開的「2012年中韓漁業執法工作會談」上,雙方同意討論漁業執法方式,中韓承諾,執法者應對積極配合登臨檢查等執法活動的漁船「酌情關照」。


華漁民不諳法律易違規

然而,漁業暴力衝突似乎並未停止,韓方在執法過程中是否如約「執法」,也是另一個關注重點。專家表示,《中韓漁業協定》於2001年6月30日正式生效後,不少中國漁民抱怨,中國漁場面積減少,原先捕魚區變成韓方專屬經濟區,捕魚須獲韓國許可證。實際上,這一協定剛生效時,糾紛主要以無證捕魚為主,現在則主要是技術違規,例如捕魚用的網眼尺寸超出韓方規定,或漁撈日誌不符合規定等。


其實,中國漁民已習慣傳統的作業漁場和方式,對中韓漁業協定的規定和法律法規不熟悉。此外,中國漁民文化水準普遍較低,很多漁民按照傳統習慣捕魚,違規操作較多。韓方亦應充分考慮這些原因。


鍾鳴九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