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健康
詳情#
【明報專訊】港大眼科研究所臨牀助理教授王逸軒醫生表示,目前並無接獲長期植入是次採用的人工視網膜而產生副作用的報告,但全球13名接受長期移植的病人中,4名德國病人的晶片於植入半年後出現故障需移除。目前晶片植入後仍能正常運作者,最長紀錄為14個月。
這項來自德國的人工視網膜技術,2005年首度進行人體臨牀實驗。第一階段先為11名病人植入作安全測試,植入物其後悉數移除。技術確定安全後,現進入國際研究階段,全球共有13名病人植入毋須移除的長期晶片,包括2名香港病人、2名英國病人及9名德國病人。
廠方發言人指,技術可望1至2年內推出市面,手術費連晶片,費用約100萬港元。
港招募病人參與實驗
本港現正招募第3名病人參與實驗,因感光細胞受損而患有眼疾,例如患有視網膜色素病變、並有興趣參與實驗的患者,可通過香港視網膜病變協會參與,或致電港大醫學院熱線(3962 1407)查詢。
視網膜色素病變是最常見的遺傳性視網膜病變之一。王逸軒說,此症目前並無治療方法,病人會逐漸變盲,時間和程度因人而異。因為遺傳關係,有些家庭或有多於1人受影響,全港約有2000名患者。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