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奧巴馬政府處理陳光誠事件手法備受質疑,被批評「太天真」、「失去理智」,人權團體和共和黨批評,奧巴馬急於解決事件,是希望在伊朗、朝鮮核危機、人民幣匯率等問題上獲得中國合作。
《紐約時報》報道,當初美國國務院法律代表高洪柱(Harold Koh)拍板讓陳光誠以「人道理由」進入使館,載有陳的車輛與使館車輛會合後,發現被人跟蹤,陳被「拉入」使館車輛後甩掉跟蹤進入使館。駐華大使駱家輝其後幾乎每天都與陳傾談數小時,陳還與助理國務卿坎貝爾談話。美方官員每日來回使館和外交部與中方談判,中方由副外長崔天凱領頭,最多時一日談三次。
中美曾會談 一日三次
共和黨和人權團體批評奧巴馬政府為避免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蒙上陰影,決定「從快」處置陳光誠此「人權個案」。美方官員透露,陪同陳光誠的美國使館人員和美方醫生,前晚7時後就被醫院以「探視時間已過」趕走,大使館更連陳在與希拉里通話時說的是「我想親吻你」(I want to kiss you)還是「我想見你」(I want to see you)都搞錯。
英報編輯﹕美喪失理智才信安全保證
按照中美原先協議,陳光誠同意在天津一間大學修讀法律課程,美國同意為陳的學費和家庭生活費尋找資助,中國則要保障陳的安全,並調查山東官員的違法行為。英國《每日電訊報》美國編輯福斯特認為,美國國務院似乎真的相信他們「成功爭取」陳的安全保證,「如果美方真的以為這樣,他們實在喪失了理智」。福斯特說,在中國維穩的大前提下,如果美國仍可以對陳提供某種形式的保護,實在難以置信。
《紐約時報》報道,當初美國國務院法律代表高洪柱(Harold Koh)拍板讓陳光誠以「人道理由」進入使館,載有陳的車輛與使館車輛會合後,發現被人跟蹤,陳被「拉入」使館車輛後甩掉跟蹤進入使館。駐華大使駱家輝其後幾乎每天都與陳傾談數小時,陳還與助理國務卿坎貝爾談話。美方官員每日來回使館和外交部與中方談判,中方由副外長崔天凱領頭,最多時一日談三次。
中美曾會談 一日三次
共和黨和人權團體批評奧巴馬政府為避免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蒙上陰影,決定「從快」處置陳光誠此「人權個案」。美方官員透露,陪同陳光誠的美國使館人員和美方醫生,前晚7時後就被醫院以「探視時間已過」趕走,大使館更連陳在與希拉里通話時說的是「我想親吻你」(I want to kiss you)還是「我想見你」(I want to see you)都搞錯。
英報編輯﹕美喪失理智才信安全保證
按照中美原先協議,陳光誠同意在天津一間大學修讀法律課程,美國同意為陳的學費和家庭生活費尋找資助,中國則要保障陳的安全,並調查山東官員的違法行為。英國《每日電訊報》美國編輯福斯特認為,美國國務院似乎真的相信他們「成功爭取」陳的安全保證,「如果美方真的以為這樣,他們實在喪失了理智」。福斯特說,在中國維穩的大前提下,如果美國仍可以對陳提供某種形式的保護,實在難以置信。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