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每日新知

■羅少雄
【蘋果日報】【租車錦囊】 港男在台灣自駕遊撞車,被指走數拒賠,國際專業保險諮詢協會會長羅少雄稱,在外地旅遊租車時要留意3點,包括旅遊保險自駕遊的自負金額、租車公司綜合保險有關租車人承擔責任,…
港聞 2018年05月14日
image placeholder
【蘋果日報】潮州人聚居的廣東普寧市果隴村和北山村,近日因為要攜手共創「新時代美麗鄉村」,為了兩村利益,破天荒「違背祖訓」,設宴擺和頭酒,化解200年來禁止通婚、老死不相住來的歷史恩怨情仇。…
中國 2018年05月14日
■有線記者陳浩暉(右圖)在四川遇襲,林鄭月娥(左圖)昨終開腔指關注事件。有線新聞畫面
【蘋果日報】有本港記者前日在四川採訪汶川地震活動時被兩名男子毆打,事發時身在當地的特首林鄭月娥至昨日返港才首度開腔,指港府非常關注事件,已即時向國務院港澳辦及四川省政府反映及要求徹查,…
港聞 2018年05月14日
■兩名打人的男子道歉時自稱是老百姓。有線新聞畫面
【蘋果日報】有線新聞記者陳浩暉前日在四川都江堰採訪汶川地震活動時被兩名男子毆打,身體多處受傷。其後該兩名自稱是「老百姓」的男子在都江堰外宣辦安排下向記者道歉,聲稱看見有人拍照認為是「揭傷疤」,…
港聞 2018年05月14日
■有網民在fb群組竄改有線新聞畫面截圖,指陳浩暉「說了支那兩個字就被打」。互聯網
【蘋果日報】有線電視記者陳浩暉在四川都江堰聚源中學遺址外採訪汶川地震10周年活動期間,遭兩名疑似當地村官毆打受傷。網上有facebook群組出現一張有線新聞截圖,聲稱記者「說了支那」而被打。…
港聞 2018年05月14日
■陳日君昨出席《鏗鏘集》40周年分享會,指自己敢於批評教廷及中共。李家皓攝
【蘋果日報】有內地教會日前舉行汶川地震10周年禱告會時,逾500名教友被警察帶走,天主教香港教區榮休主教陳日君樞機坦言內地當局對控制宗教活動「越揸越緊」,認為對內地教會問題「冇樂觀嘅理由」,…
港聞 2018年05月14日
■衛懿欣指,注射低致敏蛋白「MEM49」到貝類敏感患者體內,可令患者習慣接觸致敏原。王心義攝
【蘋果日報】貝類敏感可引致皮膚紅腫,甚至呼吸困難,對患者而言,蝦、蟹、青口等恍如「計時炸彈」。中文大學最新研發的貝類敏感免疫療法,或為貝類過敏患者帶來曙光。免疫治療的原理是透過疫苗注射與致敏原「…
健康, 健康 2018年05月14日
■中大兒科學系博士後研究員衛懿欣
【蘋果日報】貝類敏感的部份症狀如嘔吐及腹瀉,與食物中毒類似,中文大學兒科學系系主任梁廷勳表示,貝類敏感患者甚少只有腸胃不適,九成人會有皮膚痕癢和紅腫等,約一成出現嚴重症狀如氣促和呼吸困難。…
健康, 健康 2018年05月14日
■過往的家居支援服務不普及,有些病者的病情因尚未非常穩定,都會讓他們留院觀察多一些日子。
【蘋果日報】緣份真是很奇妙,人與人之間的結緣可能真是上天的安排。在醫院工作多年,可說是男、婦、兒科都做過,跟病人和家屬相處時間真的不少,其中有些也真的特別投緣,也讓我這輩子也忘不了他們的名字和樣貌…
健康, 健康 2018年05月14日
■林鄭月娥 資料圖片
【蘋果日報】 上周六有線新聞記者採訪四川地震10周年被打,引起香港社會及新聞界高度關注及譴責,不過當時身在四川的特首林鄭月娥,只派出隨團的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聶德權回應事件,林鄭要到昨日返港才作回應…
港聞 2018年05月14日
■海關展示冰毒淨化前後外貌,原本的冰毒呈黃色(左),「美容」後變為白色(右)。■離心機可在淨化過程中將多餘水份與冰毒分開。
【蘋果日報】海關首次搗破「美白」冰毒製毒工場,在元朗一個住宅撿獲32公斤已被漂白除臭及仍未淨化的冰毒,市值1,650萬元,一名毒品美容師及其女友被捕。海關稱,被淨化的冰毒不會提高純度,…
港聞 2018年05月14日
■保釣行動成員昨午出發到北京前,在慰安婦銅像前開記者會。李家皓攝
【蘋果日報】《國歌法》進行本地立法勢在必行,但民間團體保釣行動委員會認為,重視日本侵華歷史及保護釣魚台比《國歌法》立法更有推動愛國教育成效。委員會3名成員昨午乘坐飛機前往北京並順利入境,…
港聞 2018年05月14日
■許智峯因涉搶政府「狗仔隊」手機,早前遭民主黨凍結黨籍。資料圖片
【蘋果日報】民主黨立法會議員許智峯因涉搶政府「狗仔隊」手機,上月遭該黨中委會通過即時凍結其黨籍,並全票通過向許作強烈譴責後,據悉該黨負責調查事件的3人小組本月內將展開聆訊。建制派組織「愛護香港力量」…
港聞 2018年05月14日
■沙中綫新列車須接受負載測試,以水馬模擬載3,000人重量情況。江寶龍攝■韓製新列車由12卡變9卡,載客量大減。
【蘋果日報】為配合沙中綫預計將於2021年通車,港鐵正將信號系統升級,未來數月凌晨會進行更密集的測試,包括測試新信號系統以及韓國製的9卡新列車。新列車明年起會逐步投入東鐵綫,…
港聞 2018年05月14日
■康文署昨日在長洲舉行攀爬嘉年華,讓參加者感受搶包山滋味。張志華攝■太平清醮值理會成員昨穿梭大街小巷,向食肆派發傳單呼籲支持守齋戒。■每年太平清醮都會吸引大量旅客到長洲,並順道享受美食。
【蘋果日報】長洲太平清醮下周二舉行,重頭戲飄色會景巡遊繼續貫徹諷刺時弊特色,揶揄一地兩檢問題未解決、財爺「派糖」措施一團糟。不過太平清醮3日齋戒期傳統近年似備受衝擊;…
港聞 2018年05月14日
■四驅車撞毀酒店扶手電梯,玻璃碎片散滿一地。簡明恩攝
【蘋果日報】一部城巴昨日下午沿着灣仔軒尼詩道行駛,其間與一輛四驅車相撞,四驅車被撞後,繼而失控衝入一間酒店,撞毀酒店門口的扶手電梯;幸好當時扶手梯上並未有乘客,事件中四驅車女司機輕傷,需送院檢查。…
港聞 2018年05月14日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聲稱,過去6年最低工資增幅超越同期通脹。資料圖片
【蘋果日報】港府正就最低工資水平進行公眾諮詢,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表示,過去6年最低工資增幅超越同期通脹。不過勞工界反駁指,最低工資長期滯後,三大工會開價最低工資應增至時薪40至44元。…
港聞 2018年05月14日
■勞聯主席林振昇(右二)質疑創科局另設計劃輸入人才,是否想更快輸入外勞。資料圖片
【蘋果日報】創科局早前推出「科技人才入境計劃」,聲稱簡化申請及審批程序,吸納科技人才。勞聯表示,強烈反對局方以招攬科技人才的名義,另闢途徑擴大輸入外勞。 本地畢業生十人爭一職 勞聯主席林振昇表示,…
港聞 2018年05月14日
image placeholder
【蘋果日報】每個母親節對媽媽而言都是特別的日子,這一天對美國加州薩克拉門托一位媽媽來說,更是意義重大的一日。她三個月前誕下早產兒子,這些日子以來她與丈夫就在醫院內日以繼夜照顧愛子,…
國際 2018年05月14日
image placeholder
【蘋果日報】印度一名10個月大女嬰,疑因母親顧住自拍而失平衡,從商場扶手電梯旁邊罅隙墮下身亡。 事發於西部拉賈斯坦邦城鎮岡格阿納加爾(Ganganagar)一個商場。從閉路電視片段所見,…
國際 2018年05月14日
【蘋果日報】英國有一名男子耳道遭棉花棒頭的棉花堵塞長達兩年才求醫,最終要到診所動手術取出。片段顯示,醫生用鉗將已發黃的棉花拉出來,病人的耳道才清空。英國《每日郵報》
國際 2018年05月14日
■周浩鼎及李慧琼昨為東區區會補選候選人植潔鈴拉票。
【蘋果日報】立法會就譴責民建聯周浩鼎成立的調查委員會早前兩度去信周浩鼎,要求提交資料,但至今未獲回覆,委員會主席石禮謙其後稱會再度去信周要求他配合調查。周浩鼎昨天出席一公開場合時稱不會回應相關事項,…
港聞 2018年05月14日
■警員將切割成5份的直幡帶落山,再交漁護署人員處理。
【蘋果日報】昨晨9時許,有行山人士發現4男1女企圖將一幅約25米乘7米、寫上「Die for Hong Kong independence.香港獨立以死傷」的藍色直幡,懸掛在獅子山山頭。…
港聞 2018年05月14日
■警員到場調查涉案的公園凳。
【蘋果日報】一對急色的年輕男女昨晨疑愛得火熱,竟然在觀塘海濱道公園的一張凳上做出越軌行為,當眾上演真人騷。其間陸續有市民到來晨運,見狀大驚報警。警員到場制止兩人所為,…
港聞 2018年05月14日
image placeholder
【蘋果日報】母親節是「媽媽大曬」的日子,當做仔女的以為媽媽可以安心放一天大假,事實上無論我們今年幾多歲、處於哪一個人生階段,在媽媽眼中卻是個永恆的小孩。《蘋果》找來5個小孩的母親,…
港聞 2018年05月14日
image placeholder
【蘋果日報】土瓜灣東興大樓舊年起有變態賊不斷喺走廊偷女士胸圍底褲,搞到女居民人心惶惶,有住戶為咗搵出真兇,先後買咗3部保安閉路鏡頭緝兇。皇天不負有心人,上禮拜二凌晨終於拍到一名光頭賊的廬山真貌,…
港聞 2018年05月14日
image placeholder
【蘋果日報】獨腳男孩垂頭喪氣,靜靜坐着;回頭看看旁邊的義肢,然後勇敢地穿上,快樂地追逐跳舞的夢想……這個獨腳舞王的故事,是汶川地震中失去左腳的謝海峰真實寫照。汶川地震10周年,25歲的他,…
港聞 2018年05月14日
image placeholder
【蘋果日報】八、九十年代嘅電視劇,有啲人會覺得是旦一套都好睇過o依家啲電視劇,唔少觀眾近日喪追睇《刑事偵緝檔案II》,睇「大勇」陶大宇、「Jessie」郭可盈、「Carmen」郭藹明呢段三角關係,…
港聞 2018年05月14日
image placeholder
【蘋果日報】吸煙危害健康,政府去年通過《2017年吸煙(公眾衞生)(公告)(修訂)令》,要求更改煙草產品包裝或零售盛器上的式樣要求,加強阻嚇力。其中健康忠告圖像被更新為較逼真恐怖的照片,…
港聞 2018年05月14日
image placeholder
【蘋果日報】四處旅行,無非想找絕景。絕景不難找,在香港也有。流水響水塘水平如鏡,旁邊密林色彩細緻、層次豐富,絕不比外國美景遜色。本地行山客更替它起了「天空之鏡」、「香港桂林」等美名。…
港聞 2018年05月14日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