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全國一片油荒聲中,新一輪成品油改革呼之欲出。據內地官方傳媒報道,新成品油定價機制,會取消以往由發改委宣布調價的做法,允許油公司有限度按新機制自動調整價格,調價周期亦有望縮短至10個工作天。分析員相信,上述改革若落實可增加成品油定價的透明度,有助油企改善業績。惟中石油(0857)及中石化(0386)均稱未收到相關通知。
石油石化股昨日全線急彈,中石油及中石化最多漲6.6%及9%。中石化收市仍升8.35%,為昨日表現最好的藍籌股。另一煉油企業上海石化(0338)亦反彈9.7%。
中石化中石油未獲通知
內地官方媒體新華社旗下的《中國證券報》昨日報道稱,有關人士日前向其透露,在已上報的新成品油定價機制方案中,一項重要的改變是,當國際油價在一定區間內,一旦達到新機制中的調價條件,油公司毋須等待發改委的通知,可自動調整價格。報道未指明所謂一定區間的範圍。
報道續指出,新機制要求當內地油價滿足下調條件時,油公司要在第一時間下調成品油價,但滿足上調條件時,油企可根據各地區供應情况,不上調成品油價或在最高上調區間內適度上調。但中石油及中石化發言人昨日接受本報查詢時,均表示未接到相關通知,暫不清楚上述安排。
交銀國際分析師吳菲認為,油企自行調價的做法若落實,能增加成品油定價機制的透明度,對兩大油企改善業績有幫助。尤其是中石化,原本煉油虧損就比中石油少,一旦成品油定價可自行控制,對股價幫助也會很大。
國家發改委2009年5月規定,國際市場布蘭特、迪拜、米納斯三地原油價格連續22個工作日移動平均價格變化超過4%時,當局可相應調整成品油價格。但由於定價權一直在發改委,今年國際原油價格高企,價格調整未及時實現,導致中石油及中石化煉油業務大幅虧損。僅第3季中石油煉油蝕181.4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擴大5%,中石化同期虧109億元。加上上半年的虧損額,中石油的煉油業務今年首9個月累計蝕415億元,中石化9個月內亦蝕231億元。
新機制計價 縮短至10工作日
報道引述消息人士指出,新機制計價周期仍按22個工作日計算,但調價周期縮短至10個工作日,即油公司最短每隔10個工作天便可調價一次,調價頻率明顯加快。但消息人士提醒,油企的調價只適用於一定區間內的油價浮動,當國際原油價格在區間之外時,發改委仍將保留最終調價權。
明報記者 鄧亮
2023年08月07日 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