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中國內需增長存隱憂,國家商務部昨日公布數據顯示,雖然在春節帶動下,1月份的重點零售企業銷售額按年增長12.7%,且金銀珠寶及通訊器材均錄得不俗增長,但同時家電、汽車與建材裝修商品卻出現倒退(表)。學者認為這顯示了在宏調政策下,過去3年透支消費力的弊端已現,加上房地產投資急放緩,擔心今年內需隨時增長乏力。
家電1月銷售額跌一成
數據顯示,家用電器、汽車、建築及裝修材料於1月的銷售額按年分別下降10%、4.8%和5.2%(詳見表)。
商務部發言人沈丹陽指出,雖然消費增速有減緩勢頭,但當前中國正處於工業化及城鎮化加速發展階段,消費結構快速升級的趨勢沒有根本改變,消費潛在需求仍有巨大空間,同時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和社會保障制度建設加快推進,將增強居民消費能力。
自2008年金融海嘯以後,中國致力擴展內需以避免經濟發展結構過度依靠外貿及固定資產投資,然而從去年看,2011年中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為18.1萬億元(人民幣.下同),比2010年增長17.1%,增幅回落1.3個百分點。
新春銷售增16% 按年放緩
另據商務部於今年春節後公布的數據,新年長假期間,全國重點零售和餐飲企業銷售額4700億元,比2011年同期增長16.2%,雖保持了雙位數增長,但與2011年的增長率19%比較,增速回落了2.8個百分點。
北京理工大學經濟系教授胡星斗指出,雖然今年1月有春節提前的因素偏差,但無可否認,家電、汽車與建材產品出現負增長,跟中央宏觀政策的改變有頗大關係。自去年初開始,為應對金融海嘯而推出的刺激經濟措施,包括汽車補貼、家電以舊換新等政策陸續終止,相關產品的銷售隨即呈下滑,而建材用品亦受去年起的樓市調控導致房屋成交量急降影響而放緩。
「刺激措施下,過去3年政府其實在透支民眾的消費。」胡星斗道:「因此,當政策取消,負作用立即便顯現,因為市民對相關產品的消費意願及需求都已經提前達成。」他擔心,在預期今年外貿及投資增長速度進一步放緩的情况下,若連內需亦增長乏力,則中國經濟發展會陷艱難。
商務部稱研究新促消費措施
沈丹陽昨日曾表示,考慮到消費增速減緩,商務部正與有關部門加緊研究新的促消費措施,包括延續以舊換新政策等。此前亦有指,新促消費措施涉及範圍將可能是家電及建材相關的節能環保產品。
胡星斗認為,推出新的促消費或對刺激內需有幫助,但只是短期性,且只限某些行業,更可能只會惡化透支消費問題。「根本解決辦法是改革稅制,增加民眾收入,才是長遠良方。」
明報記者 陳子凌
家電1月銷售額跌一成
數據顯示,家用電器、汽車、建築及裝修材料於1月的銷售額按年分別下降10%、4.8%和5.2%(詳見表)。
商務部發言人沈丹陽指出,雖然消費增速有減緩勢頭,但當前中國正處於工業化及城鎮化加速發展階段,消費結構快速升級的趨勢沒有根本改變,消費潛在需求仍有巨大空間,同時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和社會保障制度建設加快推進,將增強居民消費能力。
自2008年金融海嘯以後,中國致力擴展內需以避免經濟發展結構過度依靠外貿及固定資產投資,然而從去年看,2011年中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為18.1萬億元(人民幣.下同),比2010年增長17.1%,增幅回落1.3個百分點。
新春銷售增16% 按年放緩
另據商務部於今年春節後公布的數據,新年長假期間,全國重點零售和餐飲企業銷售額4700億元,比2011年同期增長16.2%,雖保持了雙位數增長,但與2011年的增長率19%比較,增速回落了2.8個百分點。
北京理工大學經濟系教授胡星斗指出,雖然今年1月有春節提前的因素偏差,但無可否認,家電、汽車與建材產品出現負增長,跟中央宏觀政策的改變有頗大關係。自去年初開始,為應對金融海嘯而推出的刺激經濟措施,包括汽車補貼、家電以舊換新等政策陸續終止,相關產品的銷售隨即呈下滑,而建材用品亦受去年起的樓市調控導致房屋成交量急降影響而放緩。
「刺激措施下,過去3年政府其實在透支民眾的消費。」胡星斗道:「因此,當政策取消,負作用立即便顯現,因為市民對相關產品的消費意願及需求都已經提前達成。」他擔心,在預期今年外貿及投資增長速度進一步放緩的情况下,若連內需亦增長乏力,則中國經濟發展會陷艱難。
商務部稱研究新促消費措施
沈丹陽昨日曾表示,考慮到消費增速減緩,商務部正與有關部門加緊研究新的促消費措施,包括延續以舊換新政策等。此前亦有指,新促消費措施涉及範圍將可能是家電及建材相關的節能環保產品。
胡星斗認為,推出新的促消費或對刺激內需有幫助,但只是短期性,且只限某些行業,更可能只會惡化透支消費問題。「根本解決辦法是改革稅制,增加民眾收入,才是長遠良方。」
明報記者 陳子凌
回應 (0)